“披襟一望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披襟一望间”出自宋代王禹偁的《登寿宁寺阁》,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ī jīn yī wàng jiā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披襟一望间”全诗

《登寿宁寺阁》
乘兴登虚阁,披襟一望间
圣朝新日月,亡国旧江山。
柱隔晴虹断,檐喧夕鸟还。
归衙不辞晚,吟思白云闲。

分类:

作者简介(王禹偁)

王禹偁头像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登寿宁寺阁》王禹偁 翻译、赏析和诗意

《登寿宁寺阁》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寿宁寺阁,披襟远眺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新朝代和亡国旧时光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的“乘兴登虚阁,披襟一望间”描绘了作者心情愉悦,登上高阁之后,他披开衣襟,远眺四周。接着,诗中提到“圣朝新日月,亡国旧江山”,通过对新旧时代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感叹。这里的“圣朝新日月”指的是当时的宋朝,而“亡国旧江山”则指的是前朝的江山已经失去。

接下来的两句“柱隔晴虹断,檐喧夕鸟还”描绘了景色的变化。柱子挡住了晴天的彩虹,檐下的鸟儿也因夕阳而归巢。这些景象与作者内心的思绪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寂寥的氛围。

最后两句“归衙不辞晚,吟思白云闲”表达了作者对归家的迟延并不在意,他在这里吟诗作赋,思考着白云的闲适。这里的“归衙”指的是回到官府,而作者选择了停留在这里,享受宁静的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色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境遇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披襟一望间”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ēng shòu níng sì gé
登寿宁寺阁

chéng xìng dēng xū gé, pī jīn yī wàng jiān.
乘兴登虚阁,披襟一望间。
shèng cháo xīn rì yuè, wáng guó jiù jiāng shān.
圣朝新日月,亡国旧江山。
zhù gé qíng hóng duàn, yán xuān xī niǎo hái.
柱隔晴虹断,檐喧夕鸟还。
guī yá bù cí wǎn, yín sī bái yún xián.
归衙不辞晚,吟思白云闲。

“披襟一望间”平仄韵脚

拼音:pī jīn yī wàng jiān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仄韵) 去声十六谏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披襟一望间”的相关诗句

“披襟一望间”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披襟一望间”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披襟一望间”出自王禹偁的 《登寿宁寺阁》,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