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聚散须牢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此生聚散须牢记”出自宋代刘克庄的《送余子归》,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ǐ shēng jù sàn xū láo jì,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此生聚散须牢记”全诗

《送余子归》
去岁与君同聘召,何曾杯酒暂相离。
兵谋元帅多亲访,心事同官尽得知。
三釜忽怀归去檄,一枰未了着残棋。
此生聚散须牢记,记上扬州战艦时。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送余子归》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余子归》是一首宋代刘克庄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去年与你一同奉召而去,从未有过短暂的离别。
兵事纷扰,元帅常亲自探望,心事与官员们尽皆知晓。
突然接到归去的命令,未能结束下棋的残局。
这一生的聚散必须铭记在心,记得扬州战船时的时刻。

诗意:
《送余子归》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共同参与军事行动的经历,表达了在战乱时期人们的离合之情。诗中展现了元帅亲自关心士兵,以及官员们心意相通的情景。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这段经历的深刻记忆和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战乱时期的人情冷暖。首两句"去岁与君同聘召,何曾杯酒暂相离"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同往参与军事行动,没有经历过长时间的分别。接下来的两句"兵谋元帅多亲访,心事同官尽得知"描绘了元帅关心士兵的场景和官员们心心相通的情感。接着,"三釜忽怀归去檄,一枰未了着残棋"表达了作者突然接到归程的命令,未能结束下棋的残局,暗示了作者对离别的遗憾和未尽之感。最后两句"此生聚散须牢记,记上扬州战艦时"表达了作者对这段经历的铭记和珍视。

诗词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战乱时期的人情冷暖,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和这段经历的深刻记忆和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此生聚散须牢记”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yú zi guī
送余子归

qù suì yǔ jūn tóng pìn zhào, hé zēng bēi jiǔ zàn xiāng lí.
去岁与君同聘召,何曾杯酒暂相离。
bīng móu yuán shuài duō qīn fǎng, xīn shì tóng guān jǐn dé zhī.
兵谋元帅多亲访,心事同官尽得知。
sān fǔ hū huái guī qù xí, yī píng wèi liǎo zhe cán qí.
三釜忽怀归去檄,一枰未了着残棋。
cǐ shēng jù sàn xū láo jì, jì shàng yáng zhōu zhàn jiàn shí.
此生聚散须牢记,记上扬州战艦时。

“此生聚散须牢记”平仄韵脚

拼音:cǐ shēng jù sàn xū láo jì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此生聚散须牢记”的相关诗句

“此生聚散须牢记”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此生聚散须牢记”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此生聚散须牢记”出自刘克庄的 《送余子归》,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