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愁无处着秋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却愁无处着秋声”出自宋代陈与义的《秋夜》,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uè chóu wú chǔ zhe qiū shē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却愁无处着秋声”全诗

《秋夜》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

分类:

作者简介(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秋夜》陈与义 翻译、赏析和诗意

《秋夜》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庭淡月照三更,
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
却愁无处着秋声。

中庭的淡淡月光照耀着夜晚的三更时分,
清晨的白露洗净了天空,使星河更加明亮。
请不要让西风吹尽树叶,
但我却为无处安放秋天的声音而忧愁。

这首诗词以描写秋夜为主题,通过细腻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秋夜的感受和情绪。

诗的第一句"中庭淡月照三更"描绘了中庭中淡淡的月光,营造出夜晚的宁静氛围。第二句"白露洗空河汉明"用净化的白露洗净了天空,使星河更加明亮,传达了秋夜的清新和明亮。

接下来的两句"莫遣西风吹叶尽"和"却愁无处着秋声"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逝去的忧愁和无奈。诗人希望不要让西风吹尽树叶,但同时也无法寻找到秋天的声音,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无法抵挡的变化。

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同时通过抒发诗人的情感,传达了对逝去的时光和无法挽回的事物的思考和忧愁。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秋夜的深邃感悟,展示了陈与义细腻的感受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领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却愁无处着秋声”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qiū yè
秋夜

zhōng tíng dàn yuè zhào sān gēng, bái lù xǐ kōng hé hàn míng.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mò qiǎn xī fēng chuī yè jǐn, què chóu wú chǔ zhe qiū shēng.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

“却愁无处着秋声”平仄韵脚

拼音:què chóu wú chǔ zhe qiū shēng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却愁无处着秋声”的相关诗句

“却愁无处着秋声”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却愁无处着秋声”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却愁无处着秋声”出自陈与义的 《秋夜》,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