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至丹炉伤白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恐至丹炉伤白蚁”出自宋代白玉蟾的《山居五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ǒng zhì dān lú shāng bái yǐ,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恐至丹炉伤白蚁”全诗

《山居五首》
竹风瑟瑟野猿号,月下酣眠不脱蓑。
恐至丹炉伤白蚁,懒烧松烛惜飞蛾。

分类:

《山居五首》白玉蟾 翻译、赏析和诗意

《山居五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风瑟瑟野猿号,
月下酣眠不脱蓑。
恐至丹炉伤白蚁,
懒烧松烛惜飞蛾。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山居中的生活。竹林中的风吹得沙沙作响,野猿在山林中嘶叫。作者在月光下舒适地躺在蓑衣里,享受宁静的睡眠。他害怕火炉的火苗会伤害到白蚁,因此不愿意烧火暖身,也为了保护飞蛾,不舍得烧松木做蜡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山居生活的景象和心情。竹风瑟瑟、野猿号叫,形象描绘了山林中的寂静与野性。月下酣眠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诗中透露出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作者对于物质享受的淡泊态度和对自然生态的敬畏之情。

通过对丹炉、白蚁、松烛和飞蛾的描写,诗人展示了他对生命的敏感和爱护之心。他担心火炉的热度会对小小的白蚁造成伤害,因此不愿烧火。他也不舍得烧松木做蜡烛,以免伤害到夜晚的飞蛾。这种对微小生命的关怀和珍视,体现了作者的仁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间的宁静和诗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和对生命的敏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态度。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与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之间,具有一种深远的意味,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也引发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恐至丹炉伤白蚁”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ān jū wǔ shǒu
山居五首

zhú fēng sè sè yě yuán hào, yuè xià hān mián bù tuō suō.
竹风瑟瑟野猿号,月下酣眠不脱蓑。
kǒng zhì dān lú shāng bái yǐ, lǎn shāo sōng zhú xī fēi é.
恐至丹炉伤白蚁,懒烧松烛惜飞蛾。

“恐至丹炉伤白蚁”平仄韵脚

拼音:kǒng zhì dān lú shāng bái yǐ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恐至丹炉伤白蚁”的相关诗句

“恐至丹炉伤白蚁”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恐至丹炉伤白蚁”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恐至丹炉伤白蚁”出自白玉蟾的 《山居五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