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水定惊龙”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战水定惊龙”出自南北朝庾信的《拟咏怀诗 二三》,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àn shuǐ dìng jīng ló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战水定惊龙”全诗

《拟咏怀诗 二三》
鬬麟能食日。
战水定惊龙
鼓鞞喧七萃。
风尘乱九重。
鼎湖去无返。
苍梧悲不从。
徒劳铜雀妓。
遥望西陵松。

分类:

作者简介(庾信)

庾信头像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拟咏怀诗 二三》庾信 翻译、赏析和诗意

《拟咏怀诗二三》是南北朝时期庾信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拟咏怀诗 二三

鬬麟能食日。
战水定惊龙。
鼓鞞喧七萃。
风尘乱九重。
鼎湖去无返。
苍梧悲不从。
徒劳铜雀妓。
遥望西陵松。

中文译文:

搏击的麒麟能吞噬白昼。
战争的水域平定了惊骇的龙。
战鼓声喧嚣,人群聚集。
风尘扰乱了九重宫阙。
鼎湖的水一去不复返。
苍梧悲伤,不再能相随。
徒劳地赏玩铜雀舞姬。
遥望着西陵的松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战争的景象和其中的伤感。庾信以鬬麒麟能食日的形象开篇,暗示战争的凶险与残酷,战争就像一只巨大的麒麟,吞噬着白昼的光明。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战争胜利后的场景。战水定惊龙,战争结束后,水域平静了,惊骇的龙也被镇压。鼓鞞喧七萃,战鼓声响彻云霄,人们聚集在一起庆祝胜利。

然而,庆祝的背后却是伤感和失落。风尘乱九重,战争带来的风尘扰乱了九重宫阙,象征着社会秩序的混乱。鼎湖去无返,战争过后,鼎湖的水一去不复返,象征着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流离失所。

接着,诗人表达了苍梧的悲伤,苍梧是指中国古代的地名,这里代表着人们的思乡之情和对故土的眷恋。徒劳铜雀妓,讽刺那些虚浮的娱乐和享乐,无法抚慰人们内心的伤痛。

最后,诗人遥望着西陵的松树,这里象征着内心的坚定和希望。尽管战争带来了破坏和伤痛,但人们仍然眺望远方,寄托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战争的景象和表达伤感与希望的情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的背景和人们内心的痛苦与希冀。它展示了庾信对战争的深思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秩序和人性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战水定惊龙”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nǐ yǒng huái shī èr sān
拟咏怀诗 二三

dòu lín néng shí rì.
鬬麟能食日。
zhàn shuǐ dìng jīng lóng.
战水定惊龙。
gǔ bǐng xuān qī cuì.
鼓鞞喧七萃。
fēng chén luàn jiǔ zhòng.
风尘乱九重。
dǐng hú qù wú fǎn.
鼎湖去无返。
cāng wú bēi bù cóng.
苍梧悲不从。
tú láo tóng què jì.
徒劳铜雀妓。
yáo wàng xī líng sōng.
遥望西陵松。

“战水定惊龙”平仄韵脚

拼音:zhàn shuǐ dìng jīng lóng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战水定惊龙”的相关诗句

“战水定惊龙”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战水定惊龙”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战水定惊龙”出自庾信的 《拟咏怀诗 二三》,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