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散落马蹄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游人散落马蹄间”出自宋代苏辙的《次韵子瞻有美堂夜归》,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óu rén sàn luò mǎ tí jiā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游人散落马蹄间”全诗

《次韵子瞻有美堂夜归》
饮阑钟虞欲移轩,香雾犹残金博山。
明月飞来松岭外,游人散落马蹄间
城严画鼓初传角,路暗山花自落鬟。
清境暂时都不见,夜深人尽始来还。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子瞻有美堂夜归》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子瞻有美堂夜归》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归途中的景象,并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饮阑钟虞欲移轩,
香雾犹残金博山。
明月飞来松岭外,
游人散落马蹄间。
城严画鼓初传角,
路暗山花自落鬟。
清境暂时都不见,
夜深人尽始来还。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夜晚归途中的孤寂与迷茫。下面是对诗词的赏析:

诗词开篇描绘了一个饮酒的场景,钟声即将敲响,意味着夜晚的结束。而金博山上的香雾仍然残留,这里可以理解为夜晚的气息还未完全散去,暗示着夜色尚未消失。

接着,诗中描绘了明月从松岭外飞来,明亮的月光照耀下,游人散落在马蹄声中。这里可以理解为夜晚的归途,人们在月光下分散走向各自的归途,形成了一种寂静和孤独的氛围。

第三、四句描述了城市的严峻和道路的黑暗。画鼓初传角指的是城市的防御鼓声开始传来,暗示着归途的艰险。而路暗山花自落鬟则表达了夜晚的幽深和孤独,山花也似乎在黑暗中落下。

最后两句表达了夜深人静的景象,清境不再可见,人们开始归来。这里可以理解为夜晚的归途即将结束,人们开始回到安宁的环境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夜晚归途中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孤寂和迷茫的情感。夜晚的归途充满了困难和不确定性,人们在黑暗中漫步,心中充满了思考和疑惑。整首诗词以凄凉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苏辙深邃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游人散落马蹄间”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zi zhān yǒu měi táng yè guī
次韵子瞻有美堂夜归

yǐn lán zhōng yú yù yí xuān, xiāng wù yóu cán jīn bó shān.
饮阑钟虞欲移轩,香雾犹残金博山。
míng yuè fēi lái sōng lǐng wài, yóu rén sàn luò mǎ tí jiān.
明月飞来松岭外,游人散落马蹄间。
chéng yán huà gǔ chū chuán jiǎo, lù àn shān huā zì luò huán.
城严画鼓初传角,路暗山花自落鬟。
qīng jìng zàn shí dōu bú jiàn, yè shēn rén jǐn shǐ lái huán.
清境暂时都不见,夜深人尽始来还。

“游人散落马蹄间”平仄韵脚

拼音:yóu rén sàn luò mǎ tí jiān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仄韵) 去声十六谏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游人散落马蹄间”的相关诗句

“游人散落马蹄间”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游人散落马蹄间”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游人散落马蹄间”出自苏辙的 《次韵子瞻有美堂夜归》,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