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向此消”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流年向此消”出自宋代苏辙的《留题石经院三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iú nián xiàng cǐ xiāo,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流年向此消”全诗

《留题石经院三首》
盘曲山前路,流年向此消
兴亡须一吊,范叟卧山腰。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留题石经院三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留题石经院三首》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石经院的感慨和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盘曲山前路,流年向此消。
兴亡须一吊,范叟卧山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石经院的所见所感。他看到山路蜿蜒曲折,时光的流逝消磨了一切。他意识到人事兴衰无常,必须要有一种悲叹之情,同时他引用了范仲淹的名句来表达自己的感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兴亡和时光流转的思考。通过描述盘曲的山路和流年的消逝,诗人传达了一种人生的无常和变化的感觉。他意识到兴衰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引用范仲淹的名句“兴亡事关身,范叟卧山腰”来强调这一点。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名句“兴亡事关身”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关切和责任感。苏辙引用这句诗句,表明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范叟卧山腰则指范仲淹隐退于山中,以求守身如玉,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自身立场和行为的反思。

整首诗词简练而含蓄,通过描绘山路和流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沧桑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通过引用范仲淹的名句,诗人表达了对兴亡和历史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人的关怀和责任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流年向此消”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iú tí shí jīng yuàn sān shǒu
留题石经院三首

pán qǔ shān qián lù, liú nián xiàng cǐ xiāo.
盘曲山前路,流年向此消。
xīng wáng xū yī diào, fàn sǒu wò shān yāo.
兴亡须一吊,范叟卧山腰。

“流年向此消”平仄韵脚

拼音:liú nián xiàng cǐ xiāo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流年向此消”的相关诗句

“流年向此消”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流年向此消”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流年向此消”出自苏辙的 《留题石经院三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