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矧此恶木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矧此恶木阴”出自宋代苏辙的《伐双谷》,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ěn cǐ è mù yīn,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

“矧此恶木阴”全诗

《伐双谷》
芳兰非不嘉,当门自宜锄。
矧此恶木阴,久妨长者车。
仆夫砺寻斧,告我日方除。
久持不忍意,柯条益扶疏。
植根虽云固,伐去曾须臾。
我涂虽不宽,出入自有余。
开门听还往,并纳贤与愚。
荒秽一朝尽,来者皆虚徐。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伐双谷》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伐双谷》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修剪芳兰、砍伐恶木的景象,借以表达对于清除害群之物、迎接贤者的期望。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芳兰非不嘉,当门自宜锄。
矧此恶木阴,久妨长者车。
仆夫砺寻斧,告我日方除。
久持不忍意,柯条益扶疏。
植根虽云固,伐去曾须臾。
我涂虽不宽,出入自有余。
开门听还往,并纳贤与愚。
荒秽一朝尽,来者皆虚徐。

诗意:
这首诗词以修剪芳兰和砍伐恶木的场景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于清除不良因素、迎接贤者的迫切期望。作者通过对芳兰和恶木的描述,隐喻社会中美好与丑恶的存在。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清除障碍、排除妨碍的决心,以及希望能够迎接贤者、招纳有才智的人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对芳兰和恶木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清除邪恶、迎接美好的渴望。诗中的芳兰象征美好、善良之物,而恶木则代表着邪恶、阻碍。作者通过修剪芳兰、伐去恶木的动作,寓意着对于社会中不良现象的清除和改善。

诗词中的"当门自宜锄"表达了作者主动迎接挑战、积极改善环境的心态。"久妨长者车"揭示了恶木长久以来对于长者出行的妨碍,进一步强调了清除恶物的必要性。

"仆夫砺寻斧,告我日方除"描述了仆人磨刀寻找斧头,并告诉作者是时候清除恶木了。这体现了作者的决心和行动力,以及对于清除障碍的不耐烦之情。

"久持不忍意,柯条益扶疏"表达了作者对于砍伐的犹豫和不忍之情,但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作者决定继续进行砍伐,使柯条更加疏松,以便事物能够得以顺利进行。

最后几句"开门听还往,并纳贤与愚。荒秽一朝尽,来者皆虚徐"表达了作者希望打开大门,倾听外界的声音,纳贤收才,以便社会能够摆脱荒芜和污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天。"来者皆虚徐"意味着过去的荒芜和污秽将会一扫而空,迎来新的希望与活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于修剪芳兰和砍伐恶木的描绘,以及对于美好与丑恶的隐喻,表达了作者追求清除不良现象、迎接美好的期望。它鼓励人们积极面对挑战,勇于改变现状,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矧此恶木阴”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fá shuāng gǔ
伐双谷

fāng lán fēi bù jiā, dāng mén zì yí chú.
芳兰非不嘉,当门自宜锄。
shěn cǐ è mù yīn, jiǔ fáng zhǎng zhě chē.
矧此恶木阴,久妨长者车。
pū fū lì xún fǔ, gào wǒ rì fāng chú.
仆夫砺寻斧,告我日方除。
jiǔ chí bù rěn yì, kē tiáo yì fú shū.
久持不忍意,柯条益扶疏。
zhí gēn suī yún gù, fá qù céng xū yú.
植根虽云固,伐去曾须臾。
wǒ tú suī bù kuān, chū rù zì yǒu yú.
我涂虽不宽,出入自有余。
kāi mén tīng hái wǎng, bìng nà xián yǔ yú.
开门听还往,并纳贤与愚。
huāng huì yī zhāo jǐn, lái zhě jiē xū xú.
荒秽一朝尽,来者皆虚徐。

“矧此恶木阴”平仄韵脚

拼音:shěn cǐ è mù yīn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矧此恶木阴”的相关诗句

“矧此恶木阴”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矧此恶木阴”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矧此恶木阴”出自苏辙的 《伐双谷》,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