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头笑杀曲江公”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方头笑杀曲江公”出自宋代苏辙的《唐相二绝》,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āng tóu xiào shā qǔ jiāng gō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方头笑杀曲江公”全诗

《唐相二绝》
杨王灭後少英雄,犹自澄思却月中。
已得惠妃欢喜见,方头笑杀曲江公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唐相二绝》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唐相二绝》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杨王灭后少英雄,
犹自澄思却月中。
已得惠妃欢喜见,
方头笑杀曲江公。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唐代灭亡后,少有英雄出现的时代。诗人苏辙自比月亮,孤独地思念过去的辉煌岁月。然而,他幸运地得到了惠妃的欢喜赏识,使他欣喜若狂。最后一句表达了他的豪情壮志,希望能够像曲江公一样笑傲江湖。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杨王灭亡后时代的描述,展现了苏辙对唐代盛世的思念之情。他将自己比作孤月,寓意自己在这个时代中的独特性和孤独感。然而,他的独特性却得到了惠妃的赏识和喜爱,使他感到无比的欢喜。最后一句表达了苏辙的豪情壮志,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曲江公一样,在这个时代中展现出自己的英雄气概。

整首诗词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杨王灭亡后时代的描绘,凸显了苏辙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去盛世的向往。诗中的惠妃象征着美好和荣耀,她的欢喜是苏辙在这个时代中得到的唯一的安慰和满足。最后一句中的曲江公则象征着英雄和豪杰的形象,苏辙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一样,笑傲时代,展现出自己的非凡才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豪情壮志,展现了苏辙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头笑杀曲江公”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áng xiāng èr jué
唐相二绝

yáng wáng miè hòu shǎo yīng xióng, yóu zì chéng sī què yuè zhōng.
杨王灭後少英雄,犹自澄思却月中。
yǐ dé huì fēi huān xǐ jiàn, fāng tóu xiào shā qǔ jiāng gōng.
已得惠妃欢喜见,方头笑杀曲江公。

“方头笑杀曲江公”平仄韵脚

拼音:fāng tóu xiào shā qǔ jiāng gōng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方头笑杀曲江公”的相关诗句

“方头笑杀曲江公”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方头笑杀曲江公”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方头笑杀曲江公”出自苏辙的 《唐相二绝》,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