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长桥路”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试想长桥路”出自宋代曾巩的《丁元珍挽词二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ì xiǎng cháng qiáo l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试想长桥路”全诗

《丁元珍挽词二首》
从军王粲笔,记礼后苍篇。
谩有残书在,能令好事传。
鹏来悲四月,鹤去遂千年。
试想长桥路,昏昏陇隧烟。

分类:

作者简介(曾巩)

曾巩头像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丁元珍挽词二首》曾巩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丁元珍挽词二首》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从军王粲笔,
记礼后苍篇。
谩有残书在,
能令好事传。
鹏来悲四月,
鹤去遂千年。
试想长桥路,
昏昏陇隧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丁元珍被征召从军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对他留下的文学作品的思念之情。诗人称赞丁元珍的文笔像王粲一样,能够记录礼仪之后的辞章,尽管他留下的书籍只是残缺不全,但它们仍然能够传扬美好的事物。诗人通过描绘鹏鸟离去与鹤鸟归来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认为丁元珍的作品将能够流传千年。最后,诗人勾勒出长桥上的道路,昏暗的陇隧中弥漫着烟雾,暗示着丁元珍从军后的辛苦和离别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丁元珍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诗人以王粲的笔墨来比拟丁元珍的文笔,显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尽管丁元珍留下的书籍只是残缺的,但它们仍然能够传扬美好的事物,这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推崇和对丁元珍作品的认可。通过描绘鹏鸟和鹤鸟的动态,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认为丁元珍的作品将会流传千年。最后的景象中,昏暗的陇隧和弥漫的烟雾,增添了诗词的离愁别绪,让人感受到丁元珍从军后的辛酸和离别之苦。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丁元珍的赞美和思念之情,并透过景物描写传达了离愁别绪。这种对文学才华和对时间流转的思考,使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情感共鸣,展现了宋代文人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试想长桥路”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īng yuán zhēn wǎn cí èr shǒu
丁元珍挽词二首

cóng jūn wáng càn bǐ, jì lǐ hòu cāng piān.
从军王粲笔,记礼后苍篇。
mán yǒu cán shū zài, néng lìng hǎo shì chuán.
谩有残书在,能令好事传。
péng lái bēi sì yuè, hè qù suì qiān nián.
鹏来悲四月,鹤去遂千年。
shì xiǎng cháng qiáo lù, hūn hūn lǒng suì yān.
试想长桥路,昏昏陇隧烟。

“试想长桥路”平仄韵脚

拼音:shì xiǎng cháng qiáo lù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试想长桥路”的相关诗句

“试想长桥路”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试想长桥路”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试想长桥路”出自曾巩的 《丁元珍挽词二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