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山堂上山如画”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见山堂上山如画”出自宋代刘过的《寄张东之》,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àn shān táng shàng shān rú huà,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见山堂上山如画”全诗

《寄张东之》
见山堂上山如画,二十年前曾客来。
风絮满城归不得,江南老却贺方回。

分类:

作者简介(刘过)

刘过头像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寄张东之》刘过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张东之》是宋代刘过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寄给张东之

见到山堂上的山景如同画卷,
二十年前曾经作客而来。
风中的絮花飘满了城市,可我无法回到归处,
江南的老朋友贺方已经归来。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堂上的美景,勾起了诗人刘过对过去和友情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山堂上欣赏到如画的山景,回忆起二十年前曾经造访过这里。然而,如今他无法回到故地归处,仿佛被风中的絮花困住,无法归去。与此同时,他得知江南的老朋友贺方已经归来,使他对友情的思念更加浓厚。

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景为背景,融入了对过去和友情的回忆与思念。首先,诗人用"山堂上山如画"一句形容山景,以山景的美丽作为诗词的开篇,给人以美好的印象。接着,他提到自己二十年前曾经来过这里,暗示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之情。然而,他用"风絮满城归不得"表达了自己无法回到归处的困境,这里的"风絮"象征着阻碍和困扰。最后,他得知江南的老朋友贺方已经归来,这一消息使他对友情的思念更加浓厚,也揭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期待。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通过对山景的描绘和对过去友情的回忆,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写友情,诗人也表达了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关注。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和友情的留恋之情,以及对未来和人际关系的期待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见山堂上山如画”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ì zhāng dōng zhī
寄张东之

jiàn shān táng shàng shān rú huà, èr shí nián qián céng kè lái.
见山堂上山如画,二十年前曾客来。
fēng xù mǎn chéng guī bù dé, jiāng nán lǎo què hè fāng huí.
风絮满城归不得,江南老却贺方回。

“见山堂上山如画”平仄韵脚

拼音:jiàn shān táng shàng shān rú huà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卦  (仄韵) 入声十一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见山堂上山如画”的相关诗句

“见山堂上山如画”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见山堂上山如画”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见山堂上山如画”出自刘过的 《寄张东之》,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