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还为鲁直书”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笔下还为鲁直书”出自宋代陈师道的《徐僊书三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ǐ xià hái wèi lǔ zhí shū,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笔下还为鲁直书”全诗

《徐僊书三首》
诗成已作客儿语,笔下还为鲁直书
岂是神仙未贤圣,不随时事向人疏。

分类:

作者简介(陈师道)

陈师道头像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徐僊书三首》陈师道 翻译、赏析和诗意

《徐僊书三首》是陈师道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译文:
这首诗词写到我已经完成了一篇诗作,但我还在写鲁直的书信。这并不是说我不是神仙或者不足以称为贤圣,而是因为我不愿意与世俗的事物过多交往。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陈师道对于修仙者与世俗事物之间的一种态度和选择。陈师道将自己比作神仙,他已经完成了一篇诗作,但他仍然沉迷于撰写给鲁直的书信。这里的"鲁直"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世俗的代表,代表着俗世的事务和人情世故。陈师道并不愿意完全抛弃世俗,而是选择保持一定的距离,将自己的心思与情感倾注于修仙与文学创作之中。他将自己的修仙境界与时事的纷扰相隔离,保持了一种超然的姿态。

赏析:
这首诗词体现了陈师道崇尚自然、超脱尘世的情怀。他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成为神仙或贤圣的条件,但他并不愿意完全脱离尘世而沉浸于修仙之中。相反,他选择以文学创作的方式与世俗保持联系,并通过写信给鲁直来表达自己与世俗之间的某种关系。这种选择体现了陈师道对于修仙与人世间的平衡的追求,他并不希望自己成为与世隔绝的仙人,而是保持一种对世俗事物的观察和参与。这种态度也反映了陈师道对于人情世故的淡泊和对修仙道路的坚守,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追求着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情意内敛而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笔下还为鲁直书”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ú xiān shū sān shǒu
徐僊书三首

shī chéng yǐ zuò kè ér yǔ, bǐ xià hái wèi lǔ zhí shū.
诗成已作客儿语,笔下还为鲁直书。
qǐ shì shén xiān wèi xián shèng, bù suí shí shì xiàng rén shū.
岂是神仙未贤圣,不随时事向人疏。

“笔下还为鲁直书”平仄韵脚

拼音:bǐ xià hái wèi lǔ zhí shū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笔下还为鲁直书”的相关诗句

“笔下还为鲁直书”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笔下还为鲁直书”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笔下还为鲁直书”出自陈师道的 《徐僊书三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