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鸣屋上乌”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飞鸣屋上乌”全诗
迟明月未昃,平晓风更静。
游云四山幕,止水万象镜。
身如走空虚,南北了不定。
分类:
作者简介(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白水寺》李弥逊 翻译、赏析和诗意
《白水寺》是宋代诗人李弥逊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在白水寺的宁静环境中感受到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
飞鸣屋上乌,
入我梦中听。
迟明月未昃,
平晓风更静。
游云四山幕,
止水万象镜。
身如走空虚,
南北了不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鸟儿在屋顶上飞翔,入梦中的声音,以及夜晚月亮的悠然和清晨风的宁静,展示了诗人在白水寺的宁静环境中所感受到的自由和无拘无束的心境。
诗的开头描述了鸟儿在屋顶上飞翔的情景,飞翔的声音仿佛进入了诗人的梦中,使他的心境愈发宁静。接着,诗人描述了夜晚的明月未降,清晨的风更加静谧,描绘了宁静而安详的自然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诗通过运用景物的修辞手法,将漂浮的云彩比喻为四座山峦的帷幕,静止的水面则好像是一面反射着世间万象的镜子。这种描绘使整个环境更加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身世飘忽的心情。他的身体仿佛漫游于虚无之中,无法确定南北方向,这种心境的不定和不拘束也进一步强调了白水寺所带来的自由自在之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在白水寺的宁静环境中感受到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心境。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富有意境,通过运用比喻和修辞手法,使整首诗词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飞鸣屋上乌”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ái shuǐ sì
白水寺
fēi míng wū shàng wū, rù wǒ mèng zhōng tīng.
飞鸣屋上乌,入我梦中听。
chí míng yuè wèi zè, píng xiǎo fēng gèng jìng.
迟明月未昃,平晓风更静。
yóu yún sì shān mù, zhǐ shuǐ wàn xiàng jìng.
游云四山幕,止水万象镜。
shēn rú zǒu kōng xū, nán běi liǎo bù dìng.
身如走空虚,南北了不定。
“飞鸣屋上乌”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