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谁画得归缣素”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知谁画得归缣素”出自宋代史浩的《渔夫舞》,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ī shuí huà dé guī jiān sù,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知谁画得归缣素”全诗

《渔夫舞》
好景侬家披得去。
前村雪屋云深处。
一棹清歌归晚浦。
真佳趣。
知谁画得归缣素

分类:

作者简介(史浩)

史浩头像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渔夫舞》史浩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渔夫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史浩。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好景侬家披得去。
前村雪屋云深处。
一棹清歌归晚浦。
真佳趣。
知谁画得归缣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渔夫在美丽景色中自由自在地舞动的情景。渔夫披着锦绣的衣服沿着村前的小径向着远方走去,周围的雪屋和云朵使得整个景色显得更加深邃神秘。当渔夫划着小船在夕阳下返回港湾时,他唱着悠扬的歌曲,这一切都是如此美好而有趣。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渔夫生活的赞美和欣赏之情,同时也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赏析:
《渔夫舞》通过对渔夫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宋代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渔夫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形象,他身着锦绣的衣服,舞动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展现出一种豁达和快乐的心态。诗人通过描述渔夫的舞蹈、歌声和归来的情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愉悦的氛围中。

诗词中的前村雪屋和云深处的描绘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和神秘感。雪屋和云朵的存在使整个景色显得更加美丽和引人入胜,也为渔夫的舞蹈增添了一种神秘和梦幻的色彩。

最后两句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这幅画面的赞美和疑问。作者称赞这幅画面的美妙,但却不知道是哪位画家通过彩绘将其表现得如此细腻和唯美。这种疑问增加了诗词的趣味性,也让读者更加沉浸在这幅画面中。

总的来说,《渔夫舞》通过对渔夫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简朴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营造了一个宁静、愉悦和神秘的氛围。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美妙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知谁画得归缣素”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ú fū wǔ
渔夫舞

hǎo jǐng nóng jiā pī dé qù.
好景侬家披得去。
qián cūn xuě wū yún shēn chù.
前村雪屋云深处。
yī zhào qīng gē guī wǎn pǔ.
一棹清歌归晚浦。
zhēn jiā qù.
真佳趣。
zhī shuí huà dé guī jiān sù.
知谁画得归缣素。

“知谁画得归缣素”平仄韵脚

拼音:zhī shuí huà dé guī jiān sù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知谁画得归缣素”的相关诗句

“知谁画得归缣素”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知谁画得归缣素”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知谁画得归缣素”出自史浩的 《渔夫舞》,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