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无言却混成”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桃李无言却混成”出自宋代汪莘的《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áo lǐ wú yán què hùn ché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桃李无言却混成”全诗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
塞空春意总分明,桃李无言却混成
刚被幽禽知此意,风前拈出两三声。

分类:

作者简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汪莘 翻译、赏析和诗意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是宋代诗人汪莘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归程中,春天的气息在辽阔的塞外空旷而明朗,桃花和李花虽然不发一言,却交织在一起。我才刚被寂静的鸟儿体悟到这层意境,便在风前轻拈了两三声。

诗意:
这首诗以作者西归的行程为背景,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在广袤的大地上,春天的气息充盈着整个草原,仿佛春意被分明地刻画出来。尽管桃花和李花没有语言表达,但它们却在默默地共同绽放,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作者在旅途中,听到了幽静的鸟儿的鸣叫声,这声音让他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春天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的"塞空春意总分明"一句,揭示了春天的气息在广阔的大地上清晰可见,犹如一幅明亮的画卷。"桃李无言却混成"一句,则表达了桃花和李花在春天中默默开放的美丽景象,虽然没有言语,却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最后两句"刚被幽禽知此意,风前拈出两三声",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突然听到鸟儿的鸣叫声,这声音使他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意义。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桃李无言却混成”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iǎ yín xī guī jiāng xíng chūn huái shí shǒu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

sāi kōng chūn yì zǒng fēn míng, táo lǐ wú yán què hùn chéng.
塞空春意总分明,桃李无言却混成。
gāng bèi yōu qín zhī cǐ yì, fēng qián niān chū liǎng sān shēng.
刚被幽禽知此意,风前拈出两三声。

“桃李无言却混成”平仄韵脚

拼音:táo lǐ wú yán què hùn chéng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桃李无言却混成”的相关诗句

“桃李无言却混成”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桃李无言却混成”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桃李无言却混成”出自汪莘的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