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赋杜鹃三十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不赋杜鹃三十秋”出自宋代汪莘的《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fù dù juān sān shí qiū,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

“不赋杜鹃三十秋”全诗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
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分类:

作者简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汪莘 翻译、赏析和诗意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春夏交替之际的风雨景象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这春夏之交的时刻,风雨交加,我感知到的景象令人动容,
不赋杜鹃三十秋,
曾经的悲伤已经过去三十个春秋,
今愁不比昔时愁。
然而今天的忧愁并不亚于过去,
杜鹃岂是催春去,
杜鹃鸟难道不是催促春天来临的使者,
为见春来啼不休。
它不停地啼鸣,只为了期盼春天的到来。

这首诗意融合了时光流转和自然景象,通过描绘春夏之交的风雨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变迁的思考和深情的抒发。诗中的杜鹃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它的啼声在诗中扮演着催促时光流转的角色。作者通过将过去与现在的忧愁进行对比,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困扰的感叹。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的独特感悟。

整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以及对自然景象和人生变迁的抒发,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经历的感慨与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光阴流转的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不赋杜鹃三十秋”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ūn xià zhī jiāo fēng yǔ mí jiān ěr mù suǒ chù jí shì shí jué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bù fù dù juān sān shí qiū, jīn chóu bù bǐ xī shí chóu.
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
dù juān qǐ shì cuī chūn qù, wèi jiàn chūn lái tí bù xiū.
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不赋杜鹃三十秋”平仄韵脚

拼音:bù fù dù juān sān shí qiū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不赋杜鹃三十秋”的相关诗句

“不赋杜鹃三十秋”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不赋杜鹃三十秋”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不赋杜鹃三十秋”出自汪莘的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