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钱烧罢人归后”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纸钱烧罢人归后”出自宋代汪莘的《寒食节有感》,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ǐ qián shāo bà rén guī hòu,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纸钱烧罢人归后”全诗

《寒食节有感》
寒食原头杜宇声,谁家不起古今情。
纸钱烧罢人归后,一树梨花冻月明。

分类:

作者简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寒食节有感》汪莘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寒食节有感》是宋代诗人汪莘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食节的早晨,杜宇的鸣声响彻寒食原。每个家庭都感受到古今情怀的共鸣。纸钱烧完后,人们纷纷归家,只见一树梨花在寒冷的月光下绽放。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传统节日的思考和感慨。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清明节前一天,人们会扫墓祭祖并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如禁火、踏青等。

在诗中,作者通过描绘杜宇鸣声、纸钱烧罢和梨花冻月等形象,展示了寒食节的独特氛围和人们对过去的情感回忆。杜宇的鸣声使人们想起了往昔的寒食节,纸钱的燃烧象征着祭祀仪式的结束,人们开始返回家中。而那一树梨花在冰冷的月光下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希望,也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的祥和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示了寒食节的特殊氛围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媒介,抒发了对传统节日和家庭情感的思索。

诗中的杜宇声传递了一种久远的情感,使人们联想到往日的寒食节,在现代社会中依然能够引起共鸣。纸钱烧罢后,人们归家的场景展示了人们对传统仪式的尊重和家庭的重要性。而梨花冻月的形象,则表达了对生命的坚韧和希望,同时也暗示着节日的美好和祥和。

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思考,以及对家庭、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珍视。同时,诗词中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也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唤起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回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纸钱烧罢人归后”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án shí jié yǒu gǎn
寒食节有感

hán shí yuán tóu dù yǔ shēng, shuí jiā bù qǐ gǔ jīn qíng.
寒食原头杜宇声,谁家不起古今情。
zhǐ qián shāo bà rén guī hòu, yī shù lí huā dòng yuè míng.
纸钱烧罢人归后,一树梨花冻月明。

“纸钱烧罢人归后”平仄韵脚

拼音:zhǐ qián shāo bà rén guī hòu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纸钱烧罢人归后”的相关诗句

“纸钱烧罢人归后”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纸钱烧罢人归后”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纸钱烧罢人归后”出自汪莘的 《寒食节有感》,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