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霭垂垂欲暮时”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薄霭垂垂欲暮时”出自宋代李曾伯的《宜兴山房十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áo ǎi chuí chuí yù mù shí,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薄霭垂垂欲暮时”全诗

《宜兴山房十首》
薄霭垂垂欲暮时,渐生霜气著征衣。
山深不见牛羊下,惟有樵人荷担归。

分类: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头像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宜兴山房十首》李曾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宜兴山房十首》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宜兴山房的景象和感受。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薄霭垂垂欲暮时,
渐生霜气著征衣。
山深不见牛羊下,
惟有樵人荷担归。

译文:
薄薄的雾气在傍晚渐渐降临,
徐徐升起霜气,触及征衣。
深山中看不到牛羊的踪影,
只有樵夫背着柴离去。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宜兴山房的静谧和寂寞之感。夜幕降临时,轻薄的雾气和渐冷的空气使人感到秋天的临近。山深处寂静无声,看不到田园牧羊的景象,只有一个樵夫背着柴离去,增添了一丝生活的痕迹。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淡雅的意境展示了山居生活的凄凉之美。薄霭垂垂、霜气著征衣,通过形容词的运用,将景象描绘得极为细腻。山深处看不到牧羊的场景,使人感受到山居的幽静和与尘世的隔绝。而唯有樵人荷担归的描写,则揭示了生活的真实和辛勤劳动的存在。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勾勒出山居的景色和氛围,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以其朴素而深远的意境,让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体味到宁静和内心的平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薄霭垂垂欲暮时”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í xīng shān fáng shí shǒu
宜兴山房十首

báo ǎi chuí chuí yù mù shí, jiàn shēng shuāng qì zhe zhēng yī.
薄霭垂垂欲暮时,渐生霜气著征衣。
shān shēn bú jiàn niú yáng xià, wéi yǒu qiáo rén hé dān guī.
山深不见牛羊下,惟有樵人荷担归。

“薄霭垂垂欲暮时”平仄韵脚

拼音:báo ǎi chuí chuí yù mù shí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薄霭垂垂欲暮时”的相关诗句

“薄霭垂垂欲暮时”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薄霭垂垂欲暮时”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薄霭垂垂欲暮时”出自李曾伯的 《宜兴山房十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