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紫气盛中州”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东南紫气盛中州”出自宋代李曾伯的《九日登寿沙城楼》,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ōng nán zǐ qì shèng zhōng zhōu,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东南紫气盛中州”全诗

《九日登寿沙城楼》
偶因萸菊到城头,手揽潇湘一片秋。
西北黄尘甭远徼,东南紫气盛中州
众山环拱皆衡麓,一水横陈是橘洲。
且酌芳樽酹千古,去来鸥雁自沉浮。

分类: 九日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头像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九日登寿沙城楼》李曾伯 翻译、赏析和诗意

《九日登寿沙城楼》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该诗通过描绘城楼上的秋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译文:
偶因萸菊到城头,
手揽潇湘一片秋。
西北黄尘甭远徼,
东南紫气盛中州。
众山环拱皆衡麓,
一水横陈是橘洲。
且酌芳樽酹千古,
去来鸥雁自沉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秋日登城楼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的开篇写道,作者偶然来到城楼上,看到了满目的菊花和萸果,这些景物唤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用手揽住了这片秋天的景色,展示了他与家乡的亲近感。

接着,诗中出现了西北黄尘和东南紫气的描写。黄尘意味着战乱和边疆,而紫气则象征着繁荣和中原。这两个意象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关注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众山环拱、一水横陈的景象,展示了城楼周围壮丽的自然风光。众山环绕,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而水流横陈则给人一种宽广和平静的感受。这种景象与作者内心的思绪相呼应,使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他饮酒,向着千古酬神,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敬仰。而鸥雁的离去和归来,则象征着人事的更迭和命运的沉浮。

这首诗通过对城楼上秋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交融,诗中展示了作者对家乡和历史的热爱和敬仰之情,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东南紫气盛中州”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iǔ rì dēng shòu shā chéng lóu
九日登寿沙城楼

ǒu yīn yú jú dào chéng tóu, shǒu lǎn xiāo xiāng yī piàn qiū.
偶因萸菊到城头,手揽潇湘一片秋。
xī běi huáng chén béng yuǎn jiǎo, dōng nán zǐ qì shèng zhōng zhōu.
西北黄尘甭远徼,东南紫气盛中州。
zhòng shān huán gǒng jiē héng lù, yī shuǐ héng chén shì jú zhōu.
众山环拱皆衡麓,一水横陈是橘洲。
qiě zhuó fāng zūn lèi qiān gǔ, qù lái ōu yàn zì chén fú.
且酌芳樽酹千古,去来鸥雁自沉浮。

“东南紫气盛中州”平仄韵脚

拼音:dōng nán zǐ qì shèng zhōng zhōu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东南紫气盛中州”的相关诗句

“东南紫气盛中州”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东南紫气盛中州”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东南紫气盛中州”出自李曾伯的 《九日登寿沙城楼》,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