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问字烦传语”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客来问字烦传语”出自宋代方岳的《月墅》,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è lái wèn zì fán chuán yǔ,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客来问字烦传语”全诗

《月墅》
老我初营茅盖头,墅我林壑恰中秋。
诗人例合三间月,余子从教百尺楼。
已斸荒畦秧早韭,旋呼老瓦压新篘。
客来问字烦传语,扣角前冈政饭牛。

分类: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头像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月墅》方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月墅》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作者修建茅盖小屋、建造高楼、种植庄稼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我初营茅盖头,
墅我林壑恰中秋。
诗人例合三间月,
余子从教百尺楼。
已斸荒畦秧早韭,
旋呼老瓦压新篘。
客来问字烦传语,
扣角前冈政饭牛。

诗意:
这首诗以诗人修建茅盖小屋和高楼、种植庄稼的经历为题材,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艰辛劳动的执着追求。诗人在田园中修建茅盖小屋,感受到了中秋时节林木葱郁的美景,同时也为了能更好地欣赏月亮,修建了一座百尺高的楼阁。他在田地里刨沟种植庄稼,早早地种下了秧苗和韭菜,同时他还招呼老瓦压制新篘(篘:一种竹制容器),表现出他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当客人前来询问时,诗人不厌其烦地传递消息,他在牛前扣住牛角,为牛喂食,展现了他对农村事务的关心。

赏析:
《月墅》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诗中以茅盖小屋和百尺楼、种植庄稼等具体事物为线索,勾勒出了一个富有生机和情趣的农村景象。诗人用简洁而质朴的语言,直接而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劳动的敬重。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细致的观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田园诗意和朴素美的境界。

诗中的情景描写生动而具体,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受。诗人修建茅盖小屋,让读者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与安逸;他建造高楼,使读者能够一览众山小,与天空相近;他在田地里劳作,种植庄稼,表现出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这些描写都具有鲜明的视觉形象,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月墅》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农村生活的关注。诗中提到了诗人修建的茅盖小屋和高楼,以及种植庄稼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执着追求。诗人还通过客人前来询问和牛前饲喂的情节,表达了他对农村社会和农民的关心和关心。这种关注和关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总体而言,方岳的《月墅》以其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对农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热爱。诗人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富有田园诗意和朴素美的境界,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和农耕生活的关注和执着追求。这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和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关怀,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客来问字烦传语”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uè shù
月墅

lǎo wǒ chū yíng máo gài tóu, shù wǒ lín hè qià zhōng qiū.
老我初营茅盖头,墅我林壑恰中秋。
shī rén lì hé sān jiān yuè, yú zi cóng jiào bǎi chǐ lóu.
诗人例合三间月,余子从教百尺楼。
yǐ zhǔ huāng qí yāng zǎo jiǔ, xuán hū lǎo wǎ yā xīn chōu.
已斸荒畦秧早韭,旋呼老瓦压新篘。
kè lái wèn zì fán chuán yǔ, kòu jiǎo qián gāng zhèng fàn niú.
客来问字烦传语,扣角前冈政饭牛。

“客来问字烦传语”平仄韵脚

拼音:kè lái wèn zì fán chuán yǔ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客来问字烦传语”的相关诗句

“客来问字烦传语”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客来问字烦传语”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客来问字烦传语”出自方岳的 《月墅》,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