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须辛苦为膏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底须辛苦为膏梁”出自宋代方岳的《次韵宋尚书山居·息斋》,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ǐ xū xīn kǔ wèi gāo liá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底须辛苦为膏梁”全诗

《次韵宋尚书山居·息斋》
尘途长逐众人忙,不抵斋扉一枕凉。
世路巇岖吾倦至,底须辛苦为膏梁

分类: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头像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次韵宋尚书山居·息斋》方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宋尚书山居·息斋》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尘途长逐众人忙,
不抵斋扉一枕凉。
世路巇岖吾倦至,
底须辛苦为膏梁。

诗意:
尘途:尘世之路;众人忙碌:指世间人们忙于各自的事务,追求功名利禄。
不抵斋扉一枕凉:无法抵达闲居,只能在外过夜,孤枕冷凉。
世路巇岖吾倦至:世间的道路曲折艰辛,使我感到疲倦不堪。
底须辛苦为膏梁:底:根基;膏梁:比喻国家的栋梁之才。表达了作者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安定而必须付出辛勤努力。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喧嚣繁忙的尘世中的彷徨与疲惫之情。诗中的"尘途长逐众人忙"揭示了尘世间人们追求功名利禄的繁忙景象,而自己却独自一人无法回到宁静的闲居。"不抵斋扉一枕凉"描绘了作者在外宿过夜时的孤寂与冷落。

"世路巇岖吾倦至"表达了作者对世间种种曲折困难的疲倦感。生活中的挫折和艰辛使得作者陷入疲惫之境,无法再继续前行。然而,最后两句"底须辛苦为膏梁"表明了作者不仅仅是抱怨,而是认识到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安定,必须付出辛勤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真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忙碌生活的厌倦和对国家荣兴的期望。在忙碌与疲倦中,作者仍然保持着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表现出一种崇高的情怀和追求。这首诗揭示了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反思,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底须辛苦为膏梁”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sòng shàng shū shān jū xī zhāi
次韵宋尚书山居·息斋

chén tú zhǎng zhú zhòng rén máng, bù dǐ zhāi fēi yī zhěn liáng.
尘途长逐众人忙,不抵斋扉一枕凉。
shì lù xī qū wú juàn zhì, dǐ xū xīn kǔ wèi gāo liáng.
世路巇岖吾倦至,底须辛苦为膏梁。

“底须辛苦为膏梁”平仄韵脚

拼音:dǐ xū xīn kǔ wèi gāo liáng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底须辛苦为膏梁”的相关诗句

“底须辛苦为膏梁”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底须辛苦为膏梁”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底须辛苦为膏梁”出自方岳的 《次韵宋尚书山居·息斋》,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