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雨亦问归涂”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梧桐雨亦问归涂”出自宋代方岳的《次韵梁粹》,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ú tóng yǔ yì wèn guī tú,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梧桐雨亦问归涂”全诗

《次韵梁粹》
只与青山对成居,白云侵屦有诗无。
故人咫尺隔千里,明月婵娟共一壶。
鸥鹭盟应怜久客,梧桐雨亦问归涂
近来煞得秋风力,老桂吹香满座隅。

分类: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头像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次韵梁粹》方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梁粹》是宋代诗人方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谊的思念。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只与青山对成居,
白云侵屦有诗无。
故人咫尺隔千里,
明月婵娟共一壶。

诗意:诗人与青山相对而居,环境宜人,但白云侵入住所,让他产生了诗兴,想要抒发心情。他的故友虽然只隔着很短的距离却隔着千山万水,但在明亮的月光下,他们彼此的心灵相通,如同共饮一壶美酒。

赏析:诗人以对面青山作为自己居住的背景,借景抒发自己的情感。白云侵入屋宇,使得诗人产生了抒发心情的欲望,但他却觉得自己的诗作无法与这美丽的自然景物相媲美。诗中的故人虽然与诗人只隔着很短的距离,但却隔着千山万水,象征着他们的离别之痛。然而,在明亮的月光下,他们的心灵相通,仿佛共同品味着一壶美酒,表达了友谊的深厚和思念之情。

鸥鹭盟应怜久客,
梧桐雨亦问归涂。
近来煞得秋风力,
老桂吹香满座隅。

诗意:鸥鹭盟指的是诗人长期居住在异乡的情况,表示他对身在异地的友人的同情和怜悯。梧桐的雨水也在问候他的归期。近来秋风渐渐减弱,老桂树吹来芬芳,弥漫在四周的角落。

赏析:诗人将自己在异地的境遇与飞鸥和鹭鸟结盟相比,表达了对长期居留在他乡的人的同情之情。梧桐树下的雨水似乎也在询问他何时归来。诗词的最后几句描写了近来秋风渐渐减弱,而老桂树却散发出芬芳的香气,香气弥漫在四周的角落,这也可以理解为即将到来的团圆与欢乐的预兆。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谊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诗词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意更为深远。整体上,这首诗词既表达了离别之苦,又表达了对友情的眷恋,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梧桐雨亦问归涂”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liáng cuì
次韵梁粹

zhǐ yǔ qīng shān duì chéng jū, bái yún qīn jù yǒu shī wú.
只与青山对成居,白云侵屦有诗无。
gù rén zhǐ chǐ gé qiān lǐ, míng yuè chán juān gòng yī hú.
故人咫尺隔千里,明月婵娟共一壶。
ōu lù méng yīng lián jiǔ kè, wú tóng yǔ yì wèn guī tú.
鸥鹭盟应怜久客,梧桐雨亦问归涂。
jìn lái shā dé qiū fēng lì, lǎo guì chuī xiāng mǎn zuò yú.
近来煞得秋风力,老桂吹香满座隅。

“梧桐雨亦问归涂”平仄韵脚

拼音:wú tóng yǔ yì wèn guī tú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梧桐雨亦问归涂”的相关诗句

“梧桐雨亦问归涂”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梧桐雨亦问归涂”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梧桐雨亦问归涂”出自方岳的 《次韵梁粹》,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