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观出塞十四万”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徒观出塞十四万”出自宋代张嵲的《题赵表之李伯时画捉马图诗二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ú guān chū sài shí sì wà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徒观出塞十四万”全诗

《题赵表之李伯时画捉马图诗二首》
徒观出塞十四万,讵觉权奇冀北空。
不用执驱名校尉,但令苜蓿遍离宫。

分类:

作者简介(张嵲)

张嵲头像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题赵表之李伯时画捉马图诗二首》张嵲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赵表之李伯时画捉马图诗二首》是宋代张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徒观出塞十四万,
讵觉权奇冀北空。
不用执驱名校尉,
但令苜蓿遍离宫。

诗意:
诗中表达了对画作《捉马图》的赞美之情。诗词以观赏画作为切入点,通过描绘画作中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北方边塞的景色和英勇士兵的敬佩之情。诗人认为,仅仅观看这幅画作,就可以感受到北方边塞的壮丽和边塞守军的英勇,而无需亲临现场或担任校尉等职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表达方式展示了作者对画作的赞美之情和对北方边塞的景色的渴望。诗人通过徒观画作,表达了自己对北方边塞的景色和边塞守军的敬佩之情。他认为观赏这幅画作就能感受到北方边塞的壮丽和边塞守军的英勇,无需亲临现场或担任高位职务。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崇高追求和对边塞壮丽景色的向往。

诗中的“出塞十四万”描绘了北方边塞的宽广景色,给人以壮丽的视觉冲击。而“权奇冀北空”则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守军的敬佩,认为他们的英勇和壮丽不同凡响。最后两句“不用执驱名校尉,但令苜蓿遍离宫”则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赞美,他认为画作中的苜蓿覆盖了离宫,生动地描绘了北方边塞的自然景观。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画作的喜爱和对北方边塞的景色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壮丽景色的向往和对边塞守军的敬佩之情。这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和艺术的想象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徒观出塞十四万”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í zhào biǎo zhī lǐ bó shí huà zhuō mǎ tú shī èr shǒu
题赵表之李伯时画捉马图诗二首

tú guān chū sài shí sì wàn, jù jué quán qí jì běi kōng.
徒观出塞十四万,讵觉权奇冀北空。
bù yòng zhí qū míng xiào wèi, dàn lìng mù xu biàn lí gōng.
不用执驱名校尉,但令苜蓿遍离宫。

“徒观出塞十四万”平仄韵脚

拼音:tú guān chū sài shí sì wàn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四愿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徒观出塞十四万”的相关诗句

“徒观出塞十四万”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徒观出塞十四万”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徒观出塞十四万”出自张嵲的 《题赵表之李伯时画捉马图诗二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