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却面前案山子”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拈却面前案山子”出自宋代释正觉的《偈颂二百零五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niān què miàn qián àn shān zǐ,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拈却面前案山子”全诗

《偈颂二百零五首》
灵云却解见桃华,老眼如今冷淡些,拈却面前案山子,柱门路直不横斜。

分类:

《偈颂二百零五首》释正觉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是一首来自宋代的诗词《偈颂二百零五首》。它的作者是释正觉,一位佛教高僧。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灵云却解见桃华,
老眼如今冷淡些,
拈却面前案山子,
柱门路直不横斜。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传达了一种深沉的禅意。诗人观察到了桃花的绽放和衰落,同时也觉察到自己年老眼力衰退,对外界事物的兴趣逐渐冷淡。他拈起案山子(一种佛教用具),体会到禅宗的真谛,意味着他的心境已经超越了对世俗事物的执着。柱门路直不横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追求直接而无私的心灵境界,不受外界迷惑和扰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约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佛教禅宗的内涵。诗人通过观察桃花的生命之美和衰落的无常,意识到自己的年老和感官力量的减退。然而,他并没有陷入对衰老的抱怨或无奈,而是通过拈起案山子的动作,引发了对禅宗的思考与体悟。这种转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成熟和对超越世俗的追求。

在最后两句中,柱门路直不横斜的描写,传递了诗人对于内心境界的追求。柱门路是禅宗中的一个比喻,意味着追求直接而无私的道路,不受外界干扰。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内心清净和解脱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面对桃花和自己年老的时刻,对生命和心灵境界的思考和体悟。它展示了佛教禅宗的价值观和修行目标,同时也启发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内心境界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拈却面前案山子”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ì sòng èr bǎi líng wǔ shǒu
偈颂二百零五首

líng yún què jiě jiàn táo huá, lǎo yǎn rú jīn lěng dàn xiē,
灵云却解见桃华,老眼如今冷淡些,
niān què miàn qián àn shān zǐ, zhù mén lù zhí bù héng xié.
拈却面前案山子,柱门路直不横斜。

“拈却面前案山子”平仄韵脚

拼音:niān què miàn qián àn shān zǐ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拈却面前案山子”的相关诗句

“拈却面前案山子”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拈却面前案山子”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拈却面前案山子”出自释正觉的 《偈颂二百零五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