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堪亲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那堪亲见”出自宋代陈师道的《洛阳春》,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nà kān qīn jià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

“那堪亲见”全诗

《洛阳春》
素手拈花纤软。
生香相乱。
却须诗力与丹青,恐俗手、难成染。
一顾教人微倩。
那堪亲见
不辞紫袖拂清尘,也要识、春风面。

分类: 阳春

作者简介(陈师道)

陈师道头像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洛阳春》陈师道 翻译、赏析和诗意

《洛阳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陈师道。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素手拈花纤软,
花香四溢。
但需要有诗才和绘画技巧,
怕普通人手艺不够好而难以表现。
一眼望去美得让人心动,
实在难以亲自目睹。
不辞去拂去尘埃的紫色袖子,
也要认识春天的风貌。

诗意:
《洛阳春》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对艺术的追求。诗中的洛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古都,而春天则象征着生机与盎然。诗人以素手拈花的方式表达了春天的细腻和温柔,花香四溢则展示了春天的芬芳和活力。诗人认为欣赏春天不仅需要诗人的才华,还需要丹青(绘画)的技巧,因为普通人无法用普通的手艺来表现春天的美。然而,即使无法亲自目睹春天的美景,诗人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认识春天的风貌。

赏析:
《洛阳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丽的赞美和对艺术追求的渴望。诗中的素手拈花、花香四溢等形象描写生动而细腻,展现了春天的繁华和绚烂。诗人认为欣赏春天的美需要诗人的才华和绘画的技巧,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精益求精的态度。诗人虽然无法亲自目睹春天的美景,但他仍然通过自己的诗歌来感知春风的气息,表达了对春天风貌的追求和对艺术表达的坚持。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丰富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对艺术的追求,给人以清新、细腻的感受。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追求卓越艺术表达的追求和对现实局限的思考。整体上,《洛阳春》展现了宋代诗词的典型风格和主题,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那堪亲见”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uò yáng chūn
洛阳春

sù shǒu niān huā xiān ruǎn.
素手拈花纤软。
shēng xiāng xiāng luàn.
生香相乱。
què xū shī lì yǔ dān qīng, kǒng sú shǒu nán chéng rǎn.
却须诗力与丹青,恐俗手、难成染。
yī gù jiào rén wēi qiàn.
一顾教人微倩。
nà kān qīn jiàn.
那堪亲见。
bù cí zǐ xiù fú qīng chén, yě yào shí chūn fēng miàn.
不辞紫袖拂清尘,也要识、春风面。

“那堪亲见”平仄韵脚

拼音:nà kān qīn jiàn
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五潸  (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那堪亲见”的相关诗句

“那堪亲见”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那堪亲见”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那堪亲见”出自陈师道的 《洛阳春》,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