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眠君且归休”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我眠君且归休”出自宋代辛弃疾的《祝英台近》, 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wǒ mián jūn qiě guī xi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我眠君且归休”全诗

《祝英台近》
代对,意甚美矣。
翌日,为赋此词褒之也
水纵横,山远近。
拄杖占千顷。
老眼羞将,水底看山影。
度教水动山摇,吾生堪笑,似此个、青山无定。
一瓢饮。
人问翁爱飞泉,来寻个中静。
绕屋声喧,怎做静中境。
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

分类: 祝英台

作者简介(辛弃疾)

辛弃疾头像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祝英台近》辛弃疾 翻译、赏析和诗意

《祝英台近》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祝英台近
水纵横,山远近。
拄杖占千顷。
老眼羞将,水底看山影。
度教水动山摇,
吾生堪笑,似此个、青山无定。
一瓢饮。
人问翁爱飞泉,
来寻个中静。
绕屋声喧,怎做静中境。
我眠君且归休,
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祝英台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叹和思考。水流纵横,山峦远近,诗人手拄拐杖占据广袤的土地。然而,他老朽的双眼却不敢去看山在水底的倒影。诗人认为水动则山摇,生活中的变幻无常令他感到可笑,就像这片青山没有固定不变的样子。他举起一瓢酒,别人问他为什么钟爱飞泉,他回答是为了寻找内心的宁静。然而,围绕房屋的嘈杂声音打破了宁静的境界。诗人表示自己宁愿与友人共眠,不再追寻宁静,等待天女散花时再问这个问题。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开篇,通过对水流和山峦的描述,展示了自然界的广阔和变化。接着,诗人通过拄杖占据广袤土地的形象,表达了对世事变幻的看法,认为一切都是如此不定和可笑。诗中的"青山无定"一句,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强调了无常和变化的本质。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与他人的对话,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然而,现实中的喧嚣和噪音打破了这种宁静,使得诗人放弃了追求宁静的心愿。最后,诗人表示宁愿与友人共眠,放松身心,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去探寻宁静的问题。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无常和变化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这种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我眠君且归休”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hù yīng tái jìn
祝英台近

dài duì, yì shén měi yǐ.
代对,意甚美矣。
yì rì, wèi fù cǐ cí bāo zhī yě
翌日,为赋此词褒之也
shuǐ zòng héng, shān yuǎn jìn.
水纵横,山远近。
zhǔ zhàng zhàn qiān qǐng.
拄杖占千顷。
lǎo yǎn xiū jiāng, shuǐ dǐ kàn shān yǐng.
老眼羞将,水底看山影。
dù jiào shuǐ dòng shān yáo, wú shēng kān xiào, shì cǐ gè qīng shān wú dìng.
度教水动山摇,吾生堪笑,似此个、青山无定。
yī piáo yǐn.
一瓢饮。
rén wèn wēng ài fēi quán, lái xún gè zhōng jìng.
人问翁爱飞泉,来寻个中静。
rào wū shēng xuān, zěn zuò jìng zhōng jìng.
绕屋声喧,怎做静中境。
wǒ mián jūn qiě guī xiū, wéi mó fāng zhàng, dài tiān nǚ sàn huā shí wèn.
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

“我眠君且归休”平仄韵脚

拼音:wǒ mián jūn qiě guī xiū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我眠君且归休”的相关诗句

“我眠君且归休”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我眠君且归休”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我眠君且归休”出自辛弃疾的 《祝英台近》,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