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三月清明”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江头三月清明”出自宋代辛弃疾的《乌夜啼(戏赠籍中人)》, 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ng tóu sān yuè qīng mí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江头三月清明”全诗

《乌夜啼(戏赠籍中人)》
江头三月清明
柳风轻。
巴峡谁知还是、洛阳城。
春寂寂。
娇滴滴。
笑盈盈。
一段乌丝阑上、记多情。

作者简介(辛弃疾)

辛弃疾头像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乌夜啼(戏赠籍中人)》辛弃疾 翻译、赏析和诗意

《乌夜啼(戏赠籍中人)》是辛弃疾的一首诗词,描写了江头清明时节的景色和作者对离别情感的表达。

诗词中文译文:
江头三月清明。
柳风轻。
巴峡谁知还是、洛阳城。
春寂寂。
娇滴滴。
笑盈盈。
一段乌丝阑上、记多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江头清明时节的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辛弃疾对离别的思念之情。清明时节,春意盎然,柳风轻轻拂动,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巴峡指代离别的地方,洛阳城代表远离故乡的地方,表达了离别之苦。春天虽然美丽,但是作者感受到了一种寂寞和无奈,这种感觉通过“春寂寂”、“娇滴滴”、“笑盈盈”等形容词得以体现。

最后两句“一段乌丝阑上、记多情”,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情感的深刻记忆。乌丝阑是指黑色的窗帘,这里象征着离别的场景。作者用“记多情”来形容这段离别经历,表达了他对过去深情的怀念和对离别的痛苦感受。

整首诗词以清明时节为背景,通过描写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辛弃疾运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以及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意象,表达了他深情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作者的离愁别绪。这首诗词具有辛弃疾一贯的豪放和独特的个人风格,是他作品中感情表达的典型之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江头三月清明”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ū yè tí xì zèng jí zhōng rén
乌夜啼(戏赠籍中人)

jiāng tóu sān yuè qīng míng.
江头三月清明。
liǔ fēng qīng.
柳风轻。
bā xiá shéi zhī hái shì luò yáng chéng.
巴峡谁知还是、洛阳城。
chūn jì jì.
春寂寂。
jiāo dī dī.
娇滴滴。
xiào yíng yíng.
笑盈盈。
yī duàn wū sī lán shàng jì duō qíng.
一段乌丝阑上、记多情。

“江头三月清明”平仄韵脚

拼音:jiāng tóu sān yuè qīng míng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江头三月清明”的相关诗句

“江头三月清明”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江头三月清明”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江头三月清明”出自辛弃疾的 《乌夜啼(戏赠籍中人)》,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