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半掩闲庭户”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柴扉半掩闲庭户”出自宋代汪莘的《桃源忆故人》,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ái fēi bàn yǎn xián tíng hù,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柴扉半掩闲庭户”全诗

《桃源忆故人》
人间只解留春住。
不管秋归去。
一阵西窗风雨。
秋也归何处。
柴扉半掩闲庭户
黄叶青苔无数。
犹把小春分付。
梅蕊前村路。

分类: 忆故人

作者简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桃源忆故人》汪莘 翻译、赏析和诗意

《桃源忆故人》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汪莘。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间只解留春住。
不管秋归去。
一阵西窗风雨。
秋也归何处。

柴扉半掩闲庭户。
黄叶青苔无数。
犹把小春分付。
梅蕊前村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怀念故人的情感,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春天和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只希望留住春天的美好,而对秋天的归去漠不关心的心态。诗人借助风雨的描写,表现了西窗下的离愁别绪。虽然秋天归去,但是作者并不知道秋天去了哪里。

诗中描述了一个安静的庭院,柴门半掩,庭院中覆盖着无数的黄叶和青苔,展现了秋天的凄凉景象。作者将小春(指春天)的美好嘱托给梅蕊前的村路,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桃源忆故人》通过对春秋两季景象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的春天象征着美好和生机,而秋天则象征着衰老和离别。作者希望能够永远留住春天的美好,而对秋天的归去却漠不关心。这种情感上的反差,凸显了作者对故人的特殊情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中的描写细腻而贴切,通过描绘柴门、黄叶、青苔等细节,刻画了一个静谧而凄凉的庭院景象,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离愁之感。最后,诗人将对故人的思念寄托于梅蕊前的村路,表达了对故人永远不会忘怀的承诺和祝福。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通过对春秋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庭院和村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忧伤。这首诗词既有着鲜明的宋代特色,又凸显了人类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柴扉半掩闲庭户”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áo yuán yì gù rén
桃源忆故人

rén jiān zhǐ jiě liú chūn zhù.
人间只解留春住。
bù guǎn qiū guī qù.
不管秋归去。
yī zhèn xī chuāng fēng yǔ.
一阵西窗风雨。
qiū yě guī hé chǔ.
秋也归何处。
chái fēi bàn yǎn xián tíng hù.
柴扉半掩闲庭户。
huáng yè qīng tái wú shù.
黄叶青苔无数。
yóu bǎ xiǎo chūn fēn fù.
犹把小春分付。
méi ruǐ qián cūn lù.
梅蕊前村路。

“柴扉半掩闲庭户”平仄韵脚

拼音:chái fēi bàn yǎn xián tíng hù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柴扉半掩闲庭户”的相关诗句

“柴扉半掩闲庭户”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柴扉半掩闲庭户”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柴扉半掩闲庭户”出自汪莘的 《桃源忆故人》,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