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南京大理廖少卿》 刘溥

塞北风尘暗,江南道路赊。
上皇犹在虏,贱子敢思家。
岁去人空老,天寒日易斜。
不堪千古恨,抚剑独兴嗟。
分类:

《寄南京大理廖少卿》刘溥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南京大理廖少卿》是明代刘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塞北风尘暗,江南道路赊。
上皇犹在虏,贱子敢思家。
岁去人空老,天寒日易斜。
不堪千古恨,抚剑独兴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描述了北方的边塞风尘蔽日,江南的道路荒凉贫困。上皇仍在敌国被囚禁,而作为一个平民百姓的作者,却敢于思念家园。岁月逝去,人们变得空虚而衰老,天寒日渐斜。作者无法忍受千古的悲愤,只能抚剑独自感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境遇和个人命运的忧虑和感慨。通过对塞北和江南的对比描写,展现了北方边塞的荒凉和南方的贫困景象,以此突显了整个国家的困境。诗中的上皇被俘虏,象征着国家的屈辱和人民的痛苦,而作者身为普通人,却仍然有着对家园的思念。岁月的流逝和残酷的现实使人们变得空虚和衰老,天寒日渐斜则象征着国家的衰败。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悲愤的无法承受,只能抚剑独自感叹。整首诗词以简练的笔触传递了作者的情感,呈现出深沉的忧伤和无奈。

这首诗词展示了明代社会动荡时期普通人民的心声,反映了他们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担忧和无奈。通过对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表达,诗词唤起了读者的共鸣,引发对国家和民众境遇的思考。同时,诗词的简练和凝练的表达方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和情感的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南京大理廖少卿》刘溥 拼音读音参考

jì nán jīng dà lǐ liào shǎo qīng
寄南京大理廖少卿

sài běi fēng chén àn, jiāng nán dào lù shē.
塞北风尘暗,江南道路赊。
shàng huáng yóu zài lǔ, jiàn zi gǎn sī jiā.
上皇犹在虏,贱子敢思家。
suì qù rén kōng lǎo, tiān hán rì yì xié.
岁去人空老,天寒日易斜。
bù kān qiān gǔ hèn, fǔ jiàn dú xìng jiē.
不堪千古恨,抚剑独兴嗟。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寄南京大理廖少卿》专题为您介绍寄南京大理廖少卿古诗,寄南京大理廖少卿刘溥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