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 李白

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
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二水斜。
分类:

作者简介(李白)

李白头像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桃源》李白 翻译、赏析和诗意

《桃源》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日狂秦事可嗟,
直驱鸡犬入桃花。
至今不出烟溪口,
万古潺湲二水斜。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桃源仙境的美丽景象。诗人借用了狂秦之事的比喻,来表达他对桃源的向往和渴望。诗中描述了桃源的神奇之处,使人们可以随意进入桃花园,不受束缚,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个桃源仙境在烟溪口之内,远离尘嚣,宛如世外桃源。而两道水流也在这里蜿蜒流淌,仿佛在讲述着永恒的故事。

赏析:
《桃源》是李白描绘仙境的一首诗,以其美丽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中的狂秦比喻了世俗的束缚和纷扰,而桃源则象征了人们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通过描述直驱鸡犬入桃花园,诗人表达了对真正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厌倦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桃源的存在并不是虚构的,它在烟溪口内,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这给人一种难以企及的感觉,也让人感叹美好事物的稀缺和珍贵。而那两道水流的潺湲流淌,更增添了一种恒久不变、永恒流转的意象,使整首诗具有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感觉。《桃源》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人间繁杂的厌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桃源》李白 拼音读音参考

táo yuán
桃源

xī rì kuáng qín shì kě jiē, zhí qū jī quǎn rù táo huā.
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
zhì jīn bù chū yān xī kǒu, wàn gǔ chán yuán èr shuǐ xié.
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二水斜。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桃源》专题为您介绍桃源古诗,桃源李白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