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 白居易

檐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
好是老身销日处,谁能骑马傍人家?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不出》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不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檐前新叶覆残花,
席上余杯对早茶。
好是老身销日处,
谁能骑马傍人家?

诗意: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退休的老人的生活情景。在春天的早晨,新的叶子长满了屋檐,覆盖着残留的凋落花瓣。老人坐在席子上,眼前摆着余下的茶杯,正准备享受早茶。老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满意,他喜欢宅在家中,度过平静而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年龄已经不再适合外出,骑马去别人家串门了。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一个老人宁静退隐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诗人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新叶覆盖着凋落的花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替代,也暗示了人生的变迁和老去的不可避免。老人坐在席子上,享受着余下的茶水,表现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满足感。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满意,认为老去的日子是宝贵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老人不再适合外出的现实,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无法骑马去拜访别人了。整首诗以简短的语句传达了老人宅居的心境,展示了对安逸生活和宁静退隐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有限性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简单而质朴的描写,表现了白居易对老年生活的独特感悟。他以寥寥数语勾勒出老人的生活场景,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传达了对平凡生活的赞美和珍惜。整首诗情感平和,语言简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让读者陶醉在宁静的退隐境界中。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不出》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bù chū
不出

yán qián xīn yè fù cán huā, xí shàng yú bēi duì zǎo chá.
檐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
hǎo shì lǎo shēn xiāo rì chù, shuí néng qí mǎ bàng rén jiā?
好是老身销日处,谁能骑马傍人家?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不出》专题为您介绍不出古诗,不出白居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