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苏轼

江湖流落岂关天,禁省相望亦偶然。
等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江湖流落岂关天,
禁省相望亦偶然。
等是新年未相见,
此身应坐不归田。

诗意:
这首诗是苏轼在除夜和元旦期间写的三首诗之一。诗人表达了自己身在江湖流落的境况,并思念着远离的亲人。他感叹江湖的漂泊并不是由于天命所致,而是偶然的巧合。他期盼着新的一年能够与亲人团聚,但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定位注定了他无法回到家园。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境遇。苏轼常常面临政治斗争和流放,他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自己流落的无奈。诗中的"江湖流落"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境况,同时也暗示了他在江湖中的漂泊与世俗的禁省相对立。诗人将自己的命运看作是偶然的相遇,暗示了他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中"等是新年未相见"表达了诗人对与亲人团聚的期盼。然而,他也明白自己的身份和境况注定了他无法如愿。最后一句"此身应坐不归田"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无望,以及他将继续流浪的命运。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无奈,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流亡者的心境。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向读者展示了苏轼作为一个流落江湖的文人的境况和内心的痛苦。它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政治权力斗争和文人境遇的特点。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hé zi yóu chú yè yuán rì shěng sù zhì zhāi sān shǒu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jiāng hú liú luò qǐ guān tiān, jìn shěng xiāng wàng yì ǒu rán.
江湖流落岂关天,禁省相望亦偶然。
děng shì xīn nián wèi xiāng jiàn, cǐ shēn yīng zuò bù guī tián.
等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专题为您介绍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古诗,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