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真亭》 苏轼

旧笑桓司马,今师郑大夫。
不知徂岁月,空觉老楸梧。
祭礼传家法,阡名载版图。
会看千字诔,木杪见龟趺。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归真亭》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归真亭》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

旧笑桓司马,今师郑大夫。
我曾嘲笑桓司马,如今却受到郑大夫的教诲。

不知徂岁月,空觉老楸梧。
我不知道岁月如何流逝,只觉得自己的心境已经老去。

祭礼传家法,阡名载版图。
祭祀的仪式传承着家族的传统,家族的名声在世间广泛传扬。

会看千字诔,木杪见龟趺。
我曾经参观过一篇长达千字的悼词,站在树木的尽头看见了乌龟舞蹈。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自己年华逝去、心境老化的感叹,同时也反思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诗中提到了桓司马和郑大夫,暗示了苏轼在不同阶段受到的教导和影响。祭礼的传承和家族的声名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和家族价值的重视。最后两句描述了苏轼曾经阅读过一篇长篇悼词,以及在树木尽头看到了乌龟舞蹈的景象,这些描写给人一种超越时间和现实的感觉,也映衬出了苏轼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具有深远的诗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归真亭》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guī zhēn tíng
归真亭

jiù xiào huán sī mǎ, jīn shī zhèng dài fū.
旧笑桓司马,今师郑大夫。
bù zhī cú suì yuè, kōng jué lǎo qiū wú.
不知徂岁月,空觉老楸梧。
jì lǐ chuán jiā fǎ, qiān míng zài bǎn tú.
祭礼传家法,阡名载版图。
huì kàn qiān zì lěi, mù miǎo jiàn guī fū.
会看千字诔,木杪见龟趺。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归真亭》专题为您介绍归真亭古诗,归真亭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