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韶俯李通直二首》 苏轼

青山只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初。
会见四山朝鹤驾,更看三李跨鲸鱼。
欲从抱朴传家学,应怪中郎得异书。
待我丹成驭风去,借君琼佩与霞裾。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次韵韶俯李通直二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韶俯李通直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你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青山只在古城隅,
万里归来卜筑初。
会见四山朝鹤驾,
更看三李跨鲸鱼。
欲从抱朴传家学,
应怪中郎得异书。
待我丹成驭风去,
借君琼佩与霞裾。

中文译文:
青山只在古城隅,
千里归来筑家初。
相遇四山迎鹤驾,
更见三李跨鲸鱼。
欲从抱朴传家学,
当怪中郎得奇书。
待我丹成驾风去,
借君琼佩与霞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归来的情景,以及他对传统文化和学问的思考。

诗的开头,苏轼用"青山只在古城隅"来形容他游历的地方,意味着青山的美景只存在于古老的城市角落中。"万里归来卜筑初"表达了他长途旅行后回到家中建造新居的初衷。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作者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了四座山峰上的仙鹤乘坐的仙车,以及三位姓李的人骑着鲸鱼穿行的奇景。这些景象象征着仙境般的景色和人物,暗示了作者对于追求非凡与仙境的向往。

然后,苏轼表达了自己想要从抱朴之道中传承家学的愿望,"欲从抱朴传家学"表明他希望能够从古代的哲学思想中汲取智慧,传承给后人。而"应怪中郎得异书"一句则表明他认为能够得到不同寻常的书籍是他有幸的事情。

最后,苏轼表示自己会修炼成仙,以"丹成驭风去"来形容自己将来驾驭风云,追求更高境界的意愿。他向朋友借用"琼佩与霞裾",这里是以珍贵的饰物来代表自己的诗篇,表明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出珍贵和美好的价值观。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仙境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于传统文化的崇敬、对于不凡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于自己作品的期望。同时,诗中所展现的山水意象和神奇景观,使诗词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韶俯李通直二首》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sháo fǔ lǐ tōng zhí èr shǒu
次韵韶俯李通直二首

qīng shān zhī zài gǔ chéng yú, wàn lǐ guī lái bo zhù chū.
青山只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初。
huì jiàn sì shān cháo hè jià, gèng kàn sān lǐ kuà jīng yú.
会见四山朝鹤驾,更看三李跨鲸鱼。
yù cóng bào piáo chuán jiā xué, yīng guài zhōng láng dé yì shū.
欲从抱朴传家学,应怪中郎得异书。
dài wǒ dān chéng yù fēng qù, jiè jūn qióng pèi yǔ xiá jū.
待我丹成驭风去,借君琼佩与霞裾。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韵韶俯李通直二首》专题为您介绍次韵韶俯李通直二首古诗,次韵韶俯李通直二首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