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池》 苏轼

明月入我池,皎皎铺紵缟。
何日变成缁?太玄吾懒草。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横池》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横池》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写了明月照耀下的池塘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月进入我的池塘,明亮地覆盖着华丽的丝织品。何时才能变成黑色?我是多么懒散,像一株草一样。

诗意:
这首诗词以明月进入池塘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苏轼对自己懒散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俗琐事的厌倦。他希望自己能像草一样自由自在,不受束缚。

赏析:
《横池》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明月照耀下的池塘景象,凸显了清幽、宁静的意境。诗中的"明月"象征着纯洁和高尚,与"铺紵缟"(华丽的丝织品)形成鲜明的对照,暗示了诗人对于繁华世俗的厌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诗的下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懒散生活态度的反思。"何日变成缁"中的"缁"是黑色的意思,诗人希望自己能摆脱繁琐纷扰,变得洒脱自如。"太玄吾懒草"中的"太玄"指道家的玄学,"吾懒草"表示自己像一株懒散的草一样,无所谓、无所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于纷繁世事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展现出诗人独特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横池》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héng chí
横池

míng yuè rù wǒ chí, jiǎo jiǎo pù zhù gǎo.
明月入我池,皎皎铺紵缟。
hé rì biàn chéng zī? tài xuán wú lǎn cǎo.
何日变成缁?太玄吾懒草。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横池》专题为您介绍横池古诗,横池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