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阳孙》 晏殊

不忍与君别,怜君仁义人。
三年官满后,依旧一家贫。
分类:

作者简介(晏殊)

晏殊头像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赠李阳孙》晏殊 翻译、赏析和诗意

《赠李阳孙》是宋代文学家晏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不忍与君别,
怜君仁义人。
三年官满后,
依旧一家贫。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晏殊对李阳孙的赞美和怜悯之情。诗人不忍与李阳孙离别,因为他深深敬佩李阳孙的仁义之德。诗人提到李阳孙的官职即将满期,但他知道即使官职满期,李阳孙仍然会过着贫穷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晏殊对李阳孙的情感。诗人的情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不舍和怜悯。

首先,诗人表达了自己不忍与李阳孙别离的情感。这种不舍体现了诗人与李阳孙之间的深厚友谊和情谊,他们之间的交往和相处令诗人难以割舍。这种情感通过"不忍与君别"这句话得到了表达。

其次,诗人对李阳孙的仁义之德表示了怜悯之情。李阳孙被描绘成一个具有仁义之心的人,他的品德和行为深深打动了诗人。诗人对李阳孙的赞美和怜悯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贫困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传递出了作者深情的感受。虽然诗人欣赏李阳孙的品德,但他也深知仁义之人在世俗中可能会遭遇困境和贫穷。这种对社会现实的触动和关切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赠李阳孙》晏殊 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lǐ yáng sūn
赠李阳孙

bù rěn yǔ jūn bié, lián jūn rén yì rén.
不忍与君别,怜君仁义人。
sān nián guān mǎn hòu, yī jiù yī jiā pín.
三年官满后,依旧一家贫。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赠李阳孙》专题为您介绍赠李阳孙古诗,赠李阳孙晏殊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