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 王安石

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
还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长望舜裳衣。
分类: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头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望夫石》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望夫石》是宋代王安石的一首著名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云鬟烟鬓与谁期,
一去天边更不归。
还似九疑山下女,
千秋长望舜裳衣。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妇女长久等候丈夫归来的情景。她的云鬟(头发如云)和烟鬓(眉毛如烟)与谁约定了相见的时间?丈夫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她像是九疑山下的女子一样,千秋万古都在期盼着丈夫穿着舜裳(古代帝王的礼服)归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妇女无尽的思念和等待。诗中的“云鬟烟鬓”形容女子的容貌,细腻地描绘了她的美丽,同时也凸显了她与众不同的身份和地位。诗句中的“与谁期”表达了她渴望与丈夫相见的心情,但她不知道丈夫何时归来,只能孤独地等待。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九疑山下女”和“舜裳衣”的描绘,将妇女的等待延伸到了千秋万代,强调了她的坚守和无尽的期盼。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妇女的爱与思念,展现了她们在丈夫离去后的孤独与坚守。王安石巧妙地运用景物描写和象征意象,使诗词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深远的意义,给人以强烈的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望夫石》王安石 拼音读音参考

wàng fū shí
望夫石

yún huán yān bìn yǔ shuí qī, yī qù tiān biān gèng bù guī.
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
hái shì jiǔ yí shān xià nǚ, qiān qiū zhǎng wàng shùn shang yī.
还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长望舜裳衣。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望夫石》专题为您介绍望夫石古诗,望夫石王安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