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王逢原三首》 王安石

布衣阡陌动成群,卓荦高才独见君。
杞梓豫章蟠绝壑,骐驎騕褭跨浮云。
行藏已许终身共,生死那知半路分。
便恐世间无妙质,鼻端从此罢挥斤。
分类: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头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思王逢原三首》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思王逢原三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布衣阡陌动成群,
卓荦高才独见君。
杞梓豫章蟠绝壑,
骐驎騕褭跨浮云。
行藏已许终身共,
生死那知半路分。
便恐世间无妙质,
鼻端从此罢挥斤。

中文译文:
平凡的人们在街巷中穿行,
卓越而才华出众的人只有您见过。
杞梓和豫章的风采已经深深融入了荒山峡谷,
宝马儿和骏马儿自在地跨越浮云飞驰。
我已决定与您共度一生,
生死的彼岸谁又能预知。
只因我担心这世间再无其他卓越之才,
我从此放下了木匠的工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王安石自己的思考和感慨为主题,表达了他对才华横溢的人物的赞叹和对生死的思考。

首先,诗人使用了对比手法。他将平凡的人们与卓越的人物进行对比,形容平凡人群的喧嚣熙攘,而卓越的人物却独一无二,只有他能够见到。这种对比凸显了卓越人物的稀缺和珍贵。

其次,诗人通过描绘杞梓和豫章的景色,表达了对卓越人物的崇敬之情。杞梓和豫章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名木,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成就。蟠绝壑表示这些名木生长在峡谷中,难以触及,进一步强调了卓越人物的稀有和难得。

接着,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宝马儿和骏马儿代表高贵和出色的才华,跨越浮云飞驰,意味着卓越人物的能力超凡脱俗,超越常人。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与卓越人物的结合和对生死的思考。他表示自己已经决定与卓越人物共度一生,但对于生死的彼岸,却无法预知。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无常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思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担心。他担心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其他卓越的人物,因此放下了木匠的工具,意味着他不再从事平凡的工作,而是专注于追求卓越。

整首诗词通过对比、象征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卓越人物的赞叹和对生死的思考,同时抒发了诗人自己对于追求卓越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担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思王逢原三首》王安石 拼音读音参考

sī wáng féng yuán sān shǒu
思王逢原三首

bù yī qiān mò dòng chéng qún, zhuō luò gāo cái dú jiàn jūn.
布衣阡陌动成群,卓荦高才独见君。
qǐ zǐ yù zhāng pán jué hè, qí lín yǎo niǎo kuà fú yún.
杞梓豫章蟠绝壑,骐驎騕褭跨浮云。
xíng cáng yǐ xǔ zhōng shēn gòng, shēng sǐ nǎ zhī bàn lù fēn.
行藏已许终身共,生死那知半路分。
biàn kǒng shì jiān wú miào zhì, bí duān cóng cǐ bà huī jīn.
便恐世间无妙质,鼻端从此罢挥斤。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思王逢原三首》专题为您介绍思王逢原三首古诗,思王逢原三首王安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