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微之梅暑新句》 王安石

江梅落尽雨昏昏,去马来牛漫不分。
当此沈阴无白日,岂知炎旱有彤云。
琴弦欲缓何妨促,画蠹微生故可熏。
回首凉秋知未远,会须重曝阮郎褌。
分类: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头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酬微之梅暑新句》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酬微之梅暑新句》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江梅落尽雨昏昏,
去马来牛漫不分。
当此沈阴无白日,
岂知炎旱有彤云。

琴弦欲缓何妨促,
画蠹微生故可熏。
回首凉秋知未远,
会须重曝阮郎褌。

中文译文:
江边的梅花凋谢殆尽,雨雾笼罩着天空,
离开的马和归来的牛都模糊不清。
这样的阴沉天气没有白日的光明,
又怎么会知道炎热干旱中会出现彤云(暗喻雨云)。

想要让琴弦的声音缓慢下来又有何妨碍,
画虫微生只是为了让人感到愉悦。
回首望去,凉爽的秋天还未远离,
将来一定要再晒晒阮郎的褌子(这里指作者自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的感悟。诗中以江边的梅花、阴沉的天气和琴弦的声音等形象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环境变化的观察和感受。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无常和人生的变幻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江边梅花凋谢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雨雾笼罩的天空给人一种昏暗的感觉,暗示了人们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离开的马和归来的牛都模糊不清,暗示了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记忆的模糊。

其次,诗中提到了沈阴无白日和炎旱有彤云,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环境变化的思考。沈阴无白日暗示了人们在困境中很难看到希望和光明,炎旱有彤云则暗示了在逆境中也可能会有转机和希望。

最后,诗中以琴弦欲缓、画蠹微生和曝阮郎褌等形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琴弦欲缓何妨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激情和追求,画蠹微生则表达了作者对细微之物的欣赏和熏陶。回首凉秋知未远,会须重曝阮郎褌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抒发内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通过对环境变化和人生变幻的揭示,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把握。整首诗意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酬微之梅暑新句》王安石 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wēi zhī méi shǔ xīn jù
酬微之梅暑新句

jiāng méi luò jǐn yǔ hūn hūn, qù mǎ lái niú màn bù fēn.
江梅落尽雨昏昏,去马来牛漫不分。
dāng cǐ shěn yīn wú bái rì, qǐ zhī yán hàn yǒu tóng yún.
当此沈阴无白日,岂知炎旱有彤云。
qín xián yù huǎn hé fáng cù, huà dù wēi shēng gù kě xūn.
琴弦欲缓何妨促,画蠹微生故可熏。
huí shǒu liáng qiū zhī wèi yuǎn, huì xū zhòng pù ruǎn láng kūn.
回首凉秋知未远,会须重曝阮郎褌。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酬微之梅暑新句》专题为您介绍酬微之梅暑新句古诗,酬微之梅暑新句王安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