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深州晁同年》 王安石

秀色归荒陇,新声换氄毛。
日催花蕊急,云避雁行高。
驻马旌旗暖,传觞鼓吹豪。
班春不知负,短发为君搔。
分类: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头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寄深州晁同年》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寄深州晁同年》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秀色归荒陇,
新声换氄毛。
日催花蕊急,
云避雁行高。

驻马旌旗暖,
传觞鼓吹豪。
班春不知负,
短发为君搔。

中文译文:
美丽的景色回归到了荒凉的草地,
新的声音代替了旧的羽毛。
太阳催促花蕊急速绽放,
云彩躲避雁的队列高飞。

马匹在温暖的旌旗下驻足,
传递酒杯,敲响鼓吹,展示英豪气概。
春天的班彩不知疲倦,
剪短的发丝为你梳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热闹的场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绘,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美好与豪情壮丽的向往。

诗中的"秀色归荒陇"表达了美景回归到了偏远的乡野,意味着诗人身处离京城较远的地方,思念友人的心情更浓烈。"新声换氄毛"则意味着新的声音取代了旧的羽毛,暗示着时光更迭和变革的氛围。

下面的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太阳催促花蕊急速绽放,云彩躲避雁的队列高飞,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和变化。这些景象与前两句的描述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美好的时光和向往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热闹的场面,马匹在旌旗下驻足,人们传递酒杯,敲响鼓吹,展示出豪情壮志。这里的"旌旗暖"暗示着春天的气息,人们的活动充满温暖和活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友人离开后的思念之情,他说自己的班春(指春天的美景)不知疲倦,剪短的发丝为友人梳理,表达了他愿意尽心尽力为友人服务的心意。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热闹的场面,表达了生活的活力和豪情壮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深州晁同年》王安石 拼音读音参考

jì shēn zhōu cháo tóng nián
寄深州晁同年

xiù sè guī huāng lǒng, xīn shēng huàn rǒng máo.
秀色归荒陇,新声换氄毛。
rì cuī huā ruǐ jí, yún bì yàn háng gāo.
日催花蕊急,云避雁行高。
zhù mǎ jīng qí nuǎn, chuán shāng gǔ chuī háo.
驻马旌旗暖,传觞鼓吹豪。
bān chūn bù zhī fù, duǎn fā wèi jūn sāo.
班春不知负,短发为君搔。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寄深州晁同年》专题为您介绍寄深州晁同年古诗,寄深州晁同年王安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