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宝林寺可赋轩》 范成大

十里山行杂市声,道傍无处濯尘缨。
宝林寺里逢修竹,方有诗情约略生。
分类:

作者简介(范成大)

范成大头像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题宝林寺可赋轩》范成大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宝林寺可赋轩》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里山行杂市声,
道傍无处濯尘缨。
宝林寺里逢修竹,
方有诗情约略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山间行走时的情景。十里山行,路上充满了熙熙攘攘的市井喧嚣声,道路两旁没有地方可以洗涤尘埃,整理头巾。然而,当作者进入宝林寺,看到修竹时,他的诗情才约略地产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情感。首先,十里山行杂市声的描绘,展示了繁忙喧嚣的现实世界,与宁静的山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道傍无处濯尘缨,表达了作者无法在喧嚣中找到宁静和净化的地方,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疲惫和迷茫。

然而,当作者进入宝林寺,看到修竹时,他的诗情约略地产生。修竹作为一种具有高雅和清幽气质的植物,给作者带来了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受。宝林寺的环境和氛围使得作者的诗情得以滋生,他开始感受到一种与自然相融合的美好情感。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于宁静和美好的向往。它提醒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净化,通过与自然相融合来获得心灵的满足。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题宝林寺可赋轩》范成大 拼音读音参考

tí bǎo lín sì kě fù xuān
题宝林寺可赋轩

shí lǐ shān xíng zá shì shēng, dào bàng wú chǔ zhuó chén yīng.
十里山行杂市声,道傍无处濯尘缨。
bǎo lín sì lǐ féng xiū zhú, fāng yǒu shī qíng yuē lüè shēng.
宝林寺里逢修竹,方有诗情约略生。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题宝林寺可赋轩》专题为您介绍题宝林寺可赋轩古诗,题宝林寺可赋轩范成大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