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桥晚归》 陆游

曲巷连新市,层楼近小桥。
青帘犹滴雨,绿浦恰通潮。
帘影晴方见,笙声冷未调。
斜阳觅归路,偏爱玉骢骄。
分类: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头像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河桥晚归》陆游 翻译、赏析和诗意

《河桥晚归》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曲巷连新市,层楼近小桥。
青帘犹滴雨,绿浦恰通潮。
帘影晴方见,笙声冷未调。
斜阳觅归路,偏爱玉骢骄。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晚归的场景。诗人在河桥附近的曲巷中行走,这里连着新市区,层楼林立,小桥就在附近。蓝色的窗帘上还挂着雨水,绿色的浦水正好与潮水相通。在晴朗的天空下,窗帘的影子才能看得清楚,但是笙声却没有被吹奏出来。夕阳斜照,诗人正在寻找回家的路,而他特别钟情于一匹名叫玉骢的骏马。

赏析:
《河桥晚归》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夜晚场景。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景物描写,给人以深深的视觉感受。曲巷、层楼、小桥、青帘、绿浦等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了城市夜晚的景象。通过窗帘上的雨水和绿浦与潮水相通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夜晚的湿润和清凉。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帘影和笙声对立起来。帘影是静态的,只有在晴天才能清晰可见,而笙声是动态的,却没有被奏响。这种对比给人一种静谧和寂寥的感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迷惘。

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在斜阳下寻找回家的路,而他偏爱的是一匹名叫玉骢的骏马。这种对骏马的喜爱和钟情,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由和追求的渴望。玉骢骄是诗人思考和表达个性的象征,也是他对自我追求和坚持的一种宣示。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夜晚的特殊氛围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对自由和追求的渴望,也使得这首诗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引发人们对于生活和自我追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河桥晚归》陆游 拼音读音参考

hé qiáo wǎn guī
河桥晚归

qū xiàng lián xīn shì, céng lóu jìn xiǎo qiáo.
曲巷连新市,层楼近小桥。
qīng lián yóu dī yǔ, lǜ pǔ qià tōng cháo.
青帘犹滴雨,绿浦恰通潮。
lián yǐng qíng fāng jiàn, shēng shēng lěng wèi diào.
帘影晴方见,笙声冷未调。
xié yáng mì guī lù, piān ài yù cōng jiāo.
斜阳觅归路,偏爱玉骢骄。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河桥晚归》专题为您介绍河桥晚归古诗,河桥晚归陆游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