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常侍》 戎昱

旌旗晓过大江西,七校前驱万队齐。
千里政声人共喜,三军令肃马前嘶。
恩沾境内风初变,春入城阴柳渐低。
桃李不须令更种,早知门下旧成蹊。
分类:

作者简介(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上李常侍》戎昱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上李常侍 (唐·戎昱)

旌旗晓过大江西,七校前驱万队齐。
千里政声人共喜,三军令肃马前嘶。
恩沾境内风初变,春入城阴柳渐低。
桃李不须令更种,早知门下旧成蹊。

中文译文:
朝阳照耀着大江的西岸,鲜艳的旗帜在早晨飘起,七个校场送行队伍一起出发。
千里之外政令的声音,让人民都感到喜悦,三军整顿军容,战马在前嘶鸣。
恩泽青史留于境内,风云变幻初现迹象,春天来临,城阴里的柳树渐渐低垂。
桃李花果不需命令而自然盛开,早就知道门下的花径曾经是人们行走的小路。

诗意和赏析:
该诗描绘了早晨时七个校场送行队伍过江西去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政令清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军队整顿的赞扬。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希望,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兴盛和希望。最后两句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们是不需要别人催促的,自己就会积极行动起来。

整首诗意境高雅,语言简练清晰,用典明快简练,字字珠玑,抒发了诗人对和平稳定的渴望和对兴盛昌盛的景象的赞美之情。整首诗以示人们在整顿军容中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后两句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们是不需要别人催促的,自己就会积极行动起来。整首诗写得精妙、简洁,使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上李常侍》戎昱 拼音读音参考

shàng lǐ cháng shì
上李常侍

jīng qí xiǎo guò dà jiāng xī, qī xiào qián qū wàn duì qí.
旌旗晓过大江西,七校前驱万队齐。
qiān lǐ zhèng shēng rén gòng xǐ,
千里政声人共喜,
sān jūn lìng sù mǎ qián sī.
三军令肃马前嘶。
ēn zhān jìng nèi fēng chū biàn, chūn rù chéng yīn liǔ jiàn dī.
恩沾境内风初变,春入城阴柳渐低。
táo lǐ bù xū lìng gèng zhǒng, zǎo zhī mén xià jiù chéng qī.
桃李不须令更种,早知门下旧成蹊。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上李常侍》专题为您介绍上李常侍古诗,上李常侍戎昱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