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许炼师(一作李益诗)》 戎昱

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湿蕊珠宫。
如何说得天坛上,万里无云月正中。
分类:

作者简介(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寄许炼师(一作李益诗)》戎昱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戎昱创作的《寄许炼师(一作李益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中文译文:
扫石焚香礼碧空,
清晨在石上扫除尘土,焚烧香烟,向碧蓝的天空献礼;
露华偏湿蕊珠宫。
清晨的露珠特意润湿花蕊,宛如宫殿中的珍珠一般明亮。
如何说得天坛上,
谁能言语传达天坛之上的景象,
万里无云月正中。
千里无一丝云翳,明亮的月光恰好位于中央。

诗意:
这首诗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自然图景。作者通过扫石焚香,向广阔的碧蓝天空献上一份虔诚的敬意。清晨的露珠滋润了花蕊,与珍珠宫殿相媲美。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天空和自然界的神秘之感。最后两句描述了天空中万里无云的景象,明亮的月光正好位于中央,暗示着宇宙的秩序和平静。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美好自然景色的感慨之情,以及对宇宙和谐秩序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细腻的描写,成功地展现了清晨的宁静景象,同时借此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宇宙的思考。作者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清新而美丽的画面,同时在其中融入了对人与自然、宇宙和谐的思考。整体氛围平和恬静,带给读者宁静的心灵感受。这种清新的描写与内在的思索使得这首诗在唐代诗歌中独具一格,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深刻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许炼师(一作李益诗)》戎昱 拼音读音参考

jì xǔ liàn shī yī zuò lǐ yì shī
寄许炼师(一作李益诗)

sǎo shí fén xiāng lǐ bì kōng, lù huá piān shī ruǐ zhū gōng.
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湿蕊珠宫。
rú hé shuō de tiān tán shàng, wàn lǐ wú yún yuè zhèng zhōng.
如何说得天坛上,万里无云月正中。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寄许炼师(一作李益诗)》专题为您介绍寄许炼师(一作李益诗)古诗,寄许炼师(一作李益诗)戎昱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