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憩筠庵》 杨万里

筠庵偶坐处,适当树阙间。
远山不见我,而我见远山。
清风隔江来,宛转入松关。
翠蕉自摇扇,白羽得暂闲。
可怜三竹床,睡遍复循环。
秋暑自秋暑,山寒自山寒。
小吟聊适意,美恶不必删。
分类:

作者简介(杨万里)

杨万里头像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午憩筠庵》杨万里 翻译、赏析和诗意

《午憩筠庵》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筠庵(一种竹楼)午后休息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筠庵偶坐处,适当树阙间。
远山不见我,而我见远山。
清风隔江来,宛转入松关。
翠蕉自摇扇,白羽得暂闲。
可怜三竹床,睡遍复循环。
秋暑自秋暑,山寒自山寒。
小吟聊适意,美恶不必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杨万里在筠庵午后休息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的前两句“筠庵偶坐处,适当树阙间。远山不见我,而我见远山。”描绘了作者坐在竹楼中,透过树木的间隙看到远处的山景,形成了一种与自然的互动。作者通过观察远山,感受到自然的壮丽和广阔,与自然融为一体。

接下来的两句“清风隔江来,宛转入松关。翠蕉自摇扇,白羽得暂闲。”描绘了清风从江上吹来,穿过松树的缝隙,轻拂着竹楼。翠绿的蕉叶自然地摇动,仿佛在为自己扇风,而白色的羽毛也得到了片刻的休憩。这些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最后两句“可怜三竹床,睡遍复循环。秋暑自秋暑,山寒自山寒。”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珍视。三竹床代表了简单的生活方式,作者在其中休息,循环着白天和黑夜的交替。作者认为秋天的凉爽和冬天的寒冷是自然的规律,不需要刻意追求或改变。

最后两句“小吟聊适意,美恶不必删。”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的心境的追求。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随意吟唱,不受美与恶的限制,享受着自由的表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以及对宁静与舒适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午憩筠庵》杨万里 拼音读音参考

wǔ qì yún ān
午憩筠庵

yún ān ǒu zuò chù, shì dàng shù quē jiān.
筠庵偶坐处,适当树阙间。
yuǎn shān bú jiàn wǒ, ér wǒ jiàn yuǎn shān.
远山不见我,而我见远山。
qīng fēng gé jiāng lái, wǎn zhuǎn rù sōng guān.
清风隔江来,宛转入松关。
cuì jiāo zì yáo shàn, bái yǔ dé zàn xián.
翠蕉自摇扇,白羽得暂闲。
kě lián sān zhú chuáng, shuì biàn fù xún huán.
可怜三竹床,睡遍复循环。
qiū shǔ zì qiū shǔ, shān hán zì shān hán.
秋暑自秋暑,山寒自山寒。
xiǎo yín liáo shì yì, měi è bù bì shān.
小吟聊适意,美恶不必删。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午憩筠庵》专题为您介绍午憩筠庵古诗,午憩筠庵杨万里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