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书》 宋祁

经{左木右适}摧无几,书刀削未休。
胡能反招隐,更欲傍牢愁。
澌砚寒馀滴,窗灯明映篝。
子威销骨尽,何相得封侯。
分类:

作者简介(宋祁)

宋祁头像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答书》宋祁 翻译、赏析和诗意

《答书》是宋代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经过左右木头的摧残,书刀还未停止削减。胡能够反过来招引隐士,更想依附在囚牢中忧愁。墨砚中寒冷的余滴,窗外灯火映照着篝火。子威的英勇已经消磨殆尽,如何能够得到封侯的荣耀。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对时代局势的思考。诗中的"左木右适"指的是书架上的书籍,经过岁月的摧残,书刀不断削减,暗喻着作者的学识和才华逐渐消逝。作者感叹自己无法逆转命运,希望能够像隐士一样远离尘嚣,但又无法摆脱囚牢般的忧愁。最后,作者提到子威,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的英勇已经消磨殆尽,暗示着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追求的疑问和无奈。

赏析:
《答书》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困惑和对时代的反思。通过对书籍的摧残和自己命运的无奈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和才华的珍视和无奈。诗中的隐喻和意象,如墨砚中的寒冷余滴、窗外的灯火和篝火,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最后,作者通过提到子威,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进行了质疑,表达了对现实的疑惑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宋祁独特的思想和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答书》宋祁 拼音读音参考

dá shū
答书

jīng zuǒ mù yòu shì cuī wú jǐ, shū dāo xiāo wèi xiū.
经{左木右适}摧无几,书刀削未休。
hú néng fǎn zhāo yǐn, gèng yù bàng láo chóu.
胡能反招隐,更欲傍牢愁。
sī yàn hán yú dī, chuāng dēng míng yìng gōu.
澌砚寒馀滴,窗灯明映篝。
zi wēi xiāo gǔ jǐn, hé xiāng de fēng hóu.
子威销骨尽,何相得封侯。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答书》专题为您介绍答书古诗,答书宋祁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