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岐亭宿故镇三首》 张耒

乘月入秋山,月午山蹊静。
森森松竹林,夹道散疏影。
阴风留暗壑,白露蒙朝岭。
耿耿村鸡鸣,坐感单衣冷。
分类:

作者简介(张耒)

张耒头像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张耒 翻译、赏析和诗意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乘月入秋山,
月午山蹊静。
森森松竹林,
夹道散疏影。
阴风留暗壑,
白露蒙朝岭。
耿耿村鸡鸣,
坐感单衣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岐亭宿故镇的夜晚的景象。诗人乘着明亮的月光进入秋山,山蹊静谧。周围是茂密的松竹林,夜风吹拂下,树影散布在道路上。阴风在幽暗的山壑中停留,白露笼罩在朝霞之上。村庄里的鸡鸣声清晰可闻,坐在那里,感受到寒冷穿透单薄的衣衫。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寂寥的夜晚景象。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村庄中的声音,诗人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孤寂感。月光、松竹林、阴风和鸡鸣声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凉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在这个夜晚的孤独和寒冷。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典型写作风格,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传达了对孤独和寂寞的深刻体验。这种抒情的写作风格在宋代诗词中非常常见,也是该时期文人追求内心自省和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张耒 拼音读音参考

fā qí tíng sù gù zhèn sān shǒu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

chéng yuè rù qiū shān, yuè wǔ shān qī jìng.
乘月入秋山,月午山蹊静。
sēn sēn sōng zhú lín, jiā dào sàn shū yǐng.
森森松竹林,夹道散疏影。
yīn fēng liú àn hè, bái lù méng cháo lǐng.
阴风留暗壑,白露蒙朝岭。
gěng gěng cūn jī míng, zuò gǎn dān yī lěng.
耿耿村鸡鸣,坐感单衣冷。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专题为您介绍发岐亭宿故镇三首古诗,发岐亭宿故镇三首张耒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