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西斋》 张耒

山色供开镜,溪光照掩扉。
暗虫先夜响,萎叶近秋飞。
灌垄晴蔬出,开笼暮鹤归。
鸣琴坐朗月,轻露点秋衣。
分类:

作者简介(张耒)

张耒头像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和西斋》张耒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西斋》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山色供开镜,溪光照掩扉。
暗虫先夜响,萎叶近秋飞。
灌垄晴蔬出,开笼暮鹤归。
鸣琴坐朗月,轻露点秋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色、溪光、虫鸣、落叶等细节,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感受。

首句“山色供开镜,溪光照掩扉”表达了山色如画、溪光如镜的美景,以及这美景照亮了掩着门的房屋。这句诗意味着作者将自然景色作为一面镜子,通过观察自然来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的两句“暗虫先夜响,萎叶近秋飞”描绘了夜晚虫鸣声和秋天落叶飘舞的景象。这些细节传递出秋天的气息,也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

第四句“灌垄晴蔬出,开笼暮鹤归”描绘了农田中晴朗天气下蔬菜的生长和傍晚时鹤归的情景。这句诗表达了农田的生机勃勃和自然界的和谐。

最后两句“鸣琴坐朗月,轻露点秋衣”描绘了作者在明亮的月光下弹琴,轻露点缀在秋衣上。这句诗意味着作者在宁静的夜晚,借助音乐和自然的美景来陶冶情操。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同时,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西斋》张耒 拼音读音参考

hé xī zhāi
和西斋

shān sè gōng kāi jìng, xī guāng zhào yǎn fēi.
山色供开镜,溪光照掩扉。
àn chóng xiān yè xiǎng, wěi yè jìn qiū fēi.
暗虫先夜响,萎叶近秋飞。
guàn lǒng qíng shū chū, kāi lóng mù hè guī.
灌垄晴蔬出,开笼暮鹤归。
míng qín zuò lǎng yuè, qīng lù diǎn qiū yī.
鸣琴坐朗月,轻露点秋衣。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西斋》专题为您介绍和西斋古诗,和西斋张耒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