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包佶郎中览拙卷后见寄》 卢纶

令伯支离晚读书,岂知词赋称相如。
枉逢花木无新思,拙就溪潭损旧居。
禁路看山歌自缓,云司玩月漏应疏。
沉忧敢望金门召,空愧巴歈并子虚。
分类:

作者简介(卢纶)

卢纶头像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酬包佶郎中览拙卷后见寄》卢纶 翻译、赏析和诗意

《酬包佶郎中览拙卷后见寄》是唐代卢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令伯支离晚读书,
岂知词赋称相如。
枉逢花木无新思,
拙就溪潭损旧居。
禁路看山歌自缓,
云司玩月漏应疏。
沉忧敢望金门召,
空愧巴歈并子虚。

诗意:
令伯(包佶)离散之后,晚年独自读书,不知道自己的诗赋被人称颂如同古代的相如。徒然遇见花木,却无新的灵感思绪,只能在溪潭之间写作,以此损害了原有的居所。禁寺的路上,看着山景,心情舒缓,自在地唱歌;云司(指神仙)玩赏着月亮,漏水声应当放慢。沉重的忧愁之中,敢于期望着被金门(指皇帝)召见,却只能空懊悔自愧,像巴歈、子虚一样无所作为。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卢纶晚年的心境和身世感叹。卢纶是唐代初期的文学家,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事业,但后来陷入了宦海的波折和困顿。诗中的令伯是指诗人自己,他在晚年孤独地读书,却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在文坛上赢得了声誉,被人们称颂如同古代的相如,这是一种无奈和苦闷的心情。

诗中的花木、溪潭、禁路、山歌、月亮等景物和意象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花木无新思,表明诗人已经失去了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只能在溪潭之间写作,这是一种对自己文学创作能力的自我否定。禁路上看山歌唱,云司玩月漏声疏,表现了诗人在自然景物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自由。沉忧敢望金门召,空愧巴歈并子虚,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文学成就和社会地位的失望和懊悔,希望得到皇帝的召见,但最终只能感到空虚和自愧。

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文学创作困局和身世境遇的无奈和无力,同时也抒发了对于自然景物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于自我和社会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的独特感悟,展现了唐代文人士人情怀的特点。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酬包佶郎中览拙卷后见寄》卢纶 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bāo jí láng zhōng lǎn zhuō juǎn hòu jiàn jì
酬包佶郎中览拙卷后见寄

lìng bó zhī lí wǎn dú shū, qǐ zhī cí fù chēng xiàng rú.
令伯支离晚读书,岂知词赋称相如。
wǎng féng huā mù wú xīn sī,
枉逢花木无新思,
zhuō jiù xī tán sǔn jiù jū.
拙就溪潭损旧居。
jìn lù kàn shān gē zì huǎn, yún sī wán yuè lòu yīng shū.
禁路看山歌自缓,云司玩月漏应疏。
chén yōu gǎn wàng jīn mén zhào, kōng kuì bā yú bìng zǐ xū.
沉忧敢望金门召,空愧巴歈并子虚。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酬包佶郎中览拙卷后见寄》专题为您介绍酬包佶郎中览拙卷后见寄古诗,酬包佶郎中览拙卷后见寄卢纶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