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七日雪晴》 张耒

西窗融雪飘如雨,故与新春作薄寒。
昨夜雁声浑向北,梦魂随去过关山。
分类:

作者简介(张耒)

张耒头像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正月七日雪晴》张耒 翻译、赏析和诗意

《正月七日雪晴》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窗融雪飘如雨,
故与新春作薄寒。
昨夜雁声浑向北,
梦魂随去过关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正月七日雪后晴朗的景象。诗人通过西窗观察到大雪飘落,如同雨一般纷纷扬扬。他将这种景象与新春的气息相联系,感叹雪的寒冷正与初春的温暖相互交融。在夜晚,他听到雁的呼声传向北方,引发了他的遐思。最后,他的梦魂跟随着雁鸟一起飞过关山,象征着他的思念和向往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首句以西窗为视角,描述了大雪纷飞的景象,给人一种雪花如雨的感觉。接着,诗人将雪的寒冷感与新春的气息相联系,表达了对季节变迁和自然律的感慨。

第三、四句则展现了诗人在夜晚听到雁声时的情景和联想。雁鸟南飞是冬季的常见景象,而它们的呼声向北传递,暗示着北方依然寒冷。这一情景唤起了诗人的思绪,使他不禁想象自己的梦魂随着雁鸟一同飞越关山,追寻远方的景色和未知的世界。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感受和心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联想,诗人表达了对季节交替的瞬息万变的感慨,以及对追求未知和远方的向往之情。这首诗词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又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和思考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正月七日雪晴》张耒 拼音读音参考

zhēng yuè qī rì xuě qíng
正月七日雪晴

xī chuāng róng xuě piāo rú yǔ, gù yǔ xīn chūn zuò báo hán.
西窗融雪飘如雨,故与新春作薄寒。
zuó yè yàn shēng hún xiàng běi, mèng hún suí qù guò guān shān.
昨夜雁声浑向北,梦魂随去过关山。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正月七日雪晴》专题为您介绍正月七日雪晴古诗,正月七日雪晴张耒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